建盏文化

建盏入门——揭秘建盏背后的故事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随身携带建盏主人杯,只是一种生活态度!

建盏是当下常见的茶器,许多人将其视若珍宝。在宋朝时建盏就已非常知名,在宫廷和民间都很流行,建盏有何独特之处?是怎样制作的?如何鉴别建盏的好坏优劣?购买建盏有什么注意事项?这篇文章也许能给您一些启发。

建盏的定义

建盏始于名窑林立的宋代,原产地是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此地古称建州,故得名建盏。按照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1739- -2018地理标志产品——建盏》的定义,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现辖行政区域内,采用产自保护区内的黄泥、粘土、红土、轴石、草木灰等为主要原料,按本标准规定的工艺生产,符合本标准要求的黑釉茶盏即是建盏。

建窑兔毫盏

制作建盏的原料

建盏属于黑釉瓷器的一种,按不同釉面类型可分为兔毫、油滴、鹧鸪斑、乌金、曜变和杂色六类。除此之外,宋金时代山西、河南、河北、山西等北方窑口所烧雨点釉被称为华北油滴盏,其造型和釉面与建窑油滴盏类似,但它们的烧制条件、釉面图案形成机理和外观特征有所不同,因而通常所谓的建盏一般是指建阳出产的符合《DB35/T 1739- -2018》的黑釉茶盏。

山西怀仁窑油滴盏剖面

华北油滴盏(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感谢馆员杨典老师供图)

建盏的兴起

2011年5月11日在伦敦苏富比一只南宋建窑银兔毫束口盏以1105250英镑折合人民币1174.8万元成交,创下当时的拍卖记录,引起许多人对建盏的关注。2016年9月15日纽约佳士得上一只南宋建窑油滴束口盏以11701000 美元折合人民币7828万元成交,达到历史新高。拍卖会上的火爆吸引了许多人的追捧,建盏遂一跃而成为最流行的茶盏之一。

7828万成交的南宋建窑油滴束口盏

建盏并非突然成为爆款,早在宋朝便已颇为知名,宋朝时期流行斗茶,当时的饮茶方式是先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茶箩筛过,茶粉越细越好。接着候汤(烧水),用沸水冲洗盏后,将适量的茶粉放入茶盏,先少倒点开水,将茶粉调匀,称调膏。再从四边注入沸水点茶,边注水边用茶筅击拂成悬浮液,汤花色白,在盏边无水痕为佳品。

元代画家赵孟頫《斗茶图》反应了当时的场景

用点茶的方法来比赛茶和茶汤的质量,称为“斗茶”,又称为“茗战”。宋徽宗赵佶在他的《大观茶论》中写道:“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斗茶用的茶盏,宋徽宗认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亦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得击拂,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少则受汤不尽,盏惟热则茶发立而耐久。”毫无疑问,当时最好的茶盏就是兔毫建盏了。为此蔡襄在《茶录》中就直言不讳的说:“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爔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建盏口大底小,其黑釉能衬出茶汤之色,且可清楚看出“咬盏”及“水痕”的情况,所以在当时受到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百姓的广泛青睐。

用建盏点茶

与此同时,建盏在日本也备受重视。建盏在日本又称天目盏,日本镰仓幕府时代(1192—1333年)的僧侣来到浙江天目山径山寺学佛,回国时带回一批建窑烧制的黑釉茶盏,他们把这批茶盏称为“天目”。此后“天目”一词逐渐演变为黑釉茶盏的代称,随着日本茶道的传播和发展,建盏也越来越受到日本各界的喜好和珍爱。

宋式点茶

在宋朝之后建盏在国内归于平淡,但在日本却一直长盛不衰。日本1511年出版的《君台观左右帐记》记载:“曜变斑建盏乃无上神品,值万匹绢;油滴斑建盏是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可见在明朝时期建盏在日本也非常珍贵。在日本大正(1912至1926年)初年,日本人山本由定曾到水吉调查,研究所得出版了《天目茶碗考》。1935年6月美国人詹姆士·马歇尔·普拉玛也来到建窑遗址,并雇佣村民挖掘了大量珍贵标本运去美国,现收藏于密西根大学美术馆,成为西方研究发现建窑第一人,所著《天目瓷考察》在日本出版。

建国后,著名学者冯先铭、叶文程等古陶瓷专家学者考察过建窑,发掘报告、研究成果散见于各文博、考古刊物及学术专著,出版了《建窑瓷鉴定与鉴赏》、《中国古陶瓷标本·福建建窑》、《中国福建古陶瓷标本大系·建阳窑》等研究专著。

时至今日,宋朝时期流传下来的精品建盏被奉为国宝,价值连城。日本政府根据《文化遗产保护法》规范认定的国宝级文物中瓷器共14件,有8件是中国出产,其中有4件是宋代建盏,含3件曜变盏,1件油滴盏,分别是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建窑曜变盏、大阪藤田美术馆藏建窑曜变盏、大德寺龙光院藏建窑曜变盏、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建窑油滴盏,此外还有美秀美术馆藏建窑油滴盏等被日本政府认定为仅次于国宝级别的重要文化遗产。

日本的四只国宝建盏

这些建盏的样式和特点引领了当代建盏的潮流,许多工匠也以此为范本复烧建盏,其中的佼佼者有日本濑户窑第九代传人长江惣吉、台湾陶艺家李春和等人。在国内也涌现出了孙建兴、李达、蔡炳盛、陈大鹏等一批知名工匠,尽管建盏发源地建阳水吉镇的人口不到四万,但现在当地建盏行业兴盛,窑口众多,各种不同级别的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等等多达七八十人,蔚为壮观。

陈大鹏鹧鸪斑盏

建盏的制作工艺

建盏发源于建阳县水吉镇一代,当地尚留存有宋朝时期龙窑遗址。建盏的制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开矿采土、练泥、制坯、修坯、素烧、上釉、烧制、检视等步骤。传统的建盏使用的胎土和釉料都来自建阳当地,用山坡上长达数十米乃至上百米的龙窑柴烧而成,这种柴窑原矿釉建盏花纹多以黑釉和兔毫盏居多,偶尔有极少数鹧鸪斑和油滴盏,如果出现曜变则无比珍贵,可遇而不可求。当下大多数建盏都是用机器压制成坯,施以人工合成釉料后电窑或柴窑烧制,相对来说成本价和售价都低了很多。mm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