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什么?建盏是瓷器不是陶器!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陶与瓷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瓷,大多数人给其的定义就是白瓷、青瓷那种玻化好,且釉面莹润的器皿。所以见到建盏,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把它归到陶器的分类。然而,建盏确实瓷器而非陶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详细来了解一下。

  大约回溯到公元前8000-2000年,还是新石器时代的时候,中国人就发明了陶器。陶器是比瓷器更早发明,所以很多方面受到陶器生产的影响,如人们对火的性能的掌握和对粘土特点的认识等。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陶和瓷的区别

1、陶器的胎土是粘土所制,瓷器的胎料则是瓷土,即高岭土(因最早发现于江西景德镇东乡高岭村而得名);

2、陶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下;

3、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在900度左右,瓷器则需要1300度的高温才能烧成;

4、陶器多不施釉或低温釉,瓷器则多施釉;

5、陶器胎质粗疏,断面吸水率高。瓷器经过高温焙烧,胎质坚固致密,断面基本不吸水,敲击时发出铿锵的金属声。

  

  目前对于建盏属于陶或瓷仍然存在争议,根据不同的方面建盏分别有陶、瓷、炻的特征,现在较为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说法是属于黑瓷类,主要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

  1.釉面

建盏是施黑色高温釉的瓷器。黑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烧制方法

建盏盏内施满釉,外壁施半釉(即施釉不及圈足),是因为采用沿口正烧法,沿口正烧法是为了适应还原气氛的需要,同时如果施全釉在匣钵中会沾底,匣钵与盏不能分离。目前建盏烧成温度都在1300度以上,对它的底(无釉部分)滴上一滴水,没一点吸水的迹象,说明已经瓷化得很好了。

  3.微观结构

陶与瓷在外观与微观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尽管两者均由结晶态物质、玻璃态物质和气泡 3种组分组成,但粗细、致密程度和气孔数量有所不同。

陶器制造主要采用粘土质原料,加工比较简单,烧成温度偏低(一般为900℃左右,致密度差,气孔率高,吸水性强。)瓷器的发展都是就地取材。建盏以当地含铁量很高的釉料,同时建盏的釉料又属于石灰釉的一种(铁钙系结晶釉)。

判断瓷器很重要的标准是二氧化硅含量比。二氧化硅是所有瓷釉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往往是唯一的酸性基团,通过釉灰引入的钙的氧化物及其它碱金属氧化物则作为碱性基团存在,二氧化硅酸性基团与碱性基团的比例不会小于1:1,也不会大于3:1。

  4.烧制难度

建盏的烧制成因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可以说建盏是最难烧制的单色瓷器,成品率非常低。铁胎只是建盏的特色之一,其多变的斑纹也是众人痴迷建盏的原因之一。想要真正的了解建盏,最好的办法还是多看,看的盏多了,自己也就成专家了。

建盏的斑纹特点是铁元素起泡还原的过程,称为浮萍机理。在釉的液相和玻相转换过程中,要形成完整漂亮的析晶相是一件很难把握的事情。这个过程中要使析晶纯粹,不仅要控制好烧制的温度,还要控制好还原气氛,使晶体不被氧化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建盏的斑纹特点是铁元素起泡还原的过程,称为浮萍机理。在釉的液相和玻相转换过程中,要形成完整漂亮的析晶相是一件很难把握的事情。这个过程中要使析晶纯粹,不仅要控制好烧制的温度,还要控制好还原气氛,使晶体不被氧化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因此,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可以认为建窑建盏的烧制技艺及成品可归属为瓷器。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1YKd8U.png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