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所有文章-建盏文化-正文

建盏神品诞生路上的四大难关

建盏艺术是土与火高难度结合的艺术,是纯粹的陶瓷艺术。 ——李达

2007年,李达在《收藏家》杂志发表一则长文,文中对建盏的工艺难度、分类、鉴赏原则作出全面的解析。文章甫一发表,便在学界获得好评。 建盏能把握移动互联网兴盛的时机走上复兴之路,有1979年复原专家组的汗马功劳,有各级政府部门推广之力,也与李达提前写出准确、全面、易懂的科普文有关。早年很多建盏爱好者,都是以李达的文章入门的。 李达作为科班出身的轻工所工程师,不仅是知名工艺师,也是材料学方面的专家。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写成文字分享,同他的建盏作品一起,树立了业界的标杆。 对于建盏工艺的特殊性,以及这种特殊性对建盏艺术、建盏文化从根源上的影响,李达颇有心得。在当年的文章中,他以「四个制约」来阐述这复杂的关系。


正文:如果说,艺术品就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人工技术制品,那么,我们在鉴赏建盏时,就应该关注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建盏究竟美在哪里;二是制作建盏的技术难度有多大。

 建盏的主要特征是黑釉表面分布着多姿多彩的斑纹,这些斑纹是在窑火中天然形成的。 为了这些具有审美价值的釉面斑纹,古今中外的陶艺家呕心沥血,试图寻找最合适的制瓷原料和探索最正确的烧成方法,经历数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但问世的优秀作品极少。 因此,建盏艺术是土与火高难度结合的艺术,是纯粹的陶瓷艺术!

判断一件瓷器的烧制难度,可以从坯、釉、窑温和窑中气氛这四个制瓷因素的制约程度考虑。 这就需要了解制瓷过程中四个因素对产品的影响有多大。

有些瓷器的釉色,虽然配方很独特,但烧时不易出现缺陷,成品率就高,可以大量生产。 还有些瓷器,虽然烧成温度很高并需要还原气氛,但温度和气氛的增减对产品影响不大,其烧制难度也不大。 不同斑纹的建盏烧制难度也差别很大,下面我们从四个制瓷因素入手,来分析建盏斑纹形成的技术难度问题。

一、坯的制约

建盏的坯体材料是采用一些氧化铁含量高达8%左右的有色粘土配制(即铁胎),这些天然原料塑性差,收缩大,耐火度也不高。 用这种泥料拉坯成型的茶盏,在干燥阶段就很容易变型开裂。 而氧化铁是助熔剂和发泡剂,在高温还原阶段不仅降低坯体耐火度,还易使坯体起泡,实际上这种坯泥只适宜制陶。

由于建盏斑纹须在1300℃以上的还原焰中形成,坯体在这种条件下,极易产生变型、起泡等缺陷,宋代建盏坯中含有粗颗粒石英,虽然对克服这些缺陷有帮助,但容易造成釉面有颗粒凸起的毛病。 如果采用氧化铁含量较低的粘土,或采用瓷土加氧化铁制坯,虽可提高耐火度,但烧出的釉面斑纹效果不佳 这表明坯体的化学和矿物组成对釉面斑纹有重大影响。南宋时期福建其它窑口兔毫效果不好,与坯铁含量低有直接关系。 中外陶艺家为解决建盏坯体材料耗尽精力。西班牙陶艺家杜阿尔多·库尼先生研究建窑黑瓷四十多年,他给笔者来信中写到:

“我们所有研究建窑技术的人,都在一个问题上卡了壳,那就是我们所掌握的原料其耐火性能都达不到宋代陶工烧制出精美的建盏珍品所必需的极其困难的条件——极高的烧成温度和最大的还原气氛的要求。”

研究建盏工艺二十余年,的确就在福建也找不到(完全)满意的泥料,坯体原料难以确定。 其实,宋代人也没能很好地解决建盏坯的问题,成山的废品给窑匠带来的心里创痛是巨大且无奈的。 现代有些人避开黑坯,使用白坯(即非铁胎),斑纹效果与宋代差距太大。 宋代建盏中有些坯的外观呈褐色,是由于后期氧化所致,坯体内部还是黑的。

二、釉的制约

1、建盏釉层厚且流动性大 施厚釉是釉色的需要,釉色包括釉的底色和釉面斑纹。釉层太薄,釉不黑,釉薄处呈酱色。 再则,釉层薄,兔毫斑纹短,不流畅。油滴(即鹧鸪斑)斑点也不大。所以施厚釉是必要条件

但是,高温厚釉给建盏带来的缺陷是很难克服的。 一是釉厚干燥收缩大,易使釉层开裂,与坯粘不紧,烧时易缩釉或脱釉。 二是建盏在1300℃高温烧成,此时釉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大,使釉层从上到下逐渐加厚,釉层厚度上下不均,对斑纹的形成影响很大。 就兔毫来说,兔毫的斑纹好比水中的鱼草,在水浅处鱼草会被顶出水面,在水深处就沉在水中。

所以兔毫斑纹一般在碗上部很密集并突出釉面,在下部较稀疏,沉在釉中,似隐似现。 斑纹的浮沉程度不同,(与空气接触的程度不同)所受的氧化程度就不同,使得斑纹的形态和色彩都有所不同。 斑纹形态和色彩的变化,从审美角度看似是好事(即前文所说不确定之美),但实际变化的结果很难令人满意。 往往是上部斑纹过密,下部斑纹过稀或无斑纹。或者是碗上部斑纹都变灰色了,下部斑纹还不能析出。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记载的“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指兔毫流畅通达的为上品。

釉流动性大给建盏带来的另一劫难是,只要釉层过厚,或烧成温度过高,或烧成时间过长,釉就流下粘底。

现代其它结晶釉流动性也大,但烧花瓶釉粘底可以打磨掉,不会报废。 建盏器形碗外下部露胎,从技术上就是给下垂的釉留些空间。若下垂的釉恰到好处聚成滴珠状,就有欲坠非坠之玄妙美感(这也是另一种不确定之美)

建盏特征是:碗口几乎没有釉遮盖(即干口),釉色不黑又很干涩,碗外靠底足处有一圈明显的聚釉。   2、建盏釉的配方也难以确定 因为胎、釉、温度气氛等因素对斑纹效果的影响很大。 而窑中各处温度与气氛有差别,导致(某种固定的)配方很难适应,使制作者耗费大量精力也难适从。 就是现代每窑仅烧数件作品,配方也要经常变,因为坯变或其它因素些许改变,配方要跟着变。所以最难且最贵的配方其实是难稳定的配方。 (业内获得认可的高真正高手,都是会自己根据烧制中的意外调整配方的。没有研发能力注定被淘汰)

三、温度的制约

建盏烧成温度高且范围窄。 烧成温度高易使建盏坯起泡、变形、釉下垂粘底。  建盏烧成温度高,是釉面斑纹的需要。 温度过低,斑纹稀少,甚至无斑纹,所以(宋代)建窑鼎盛时期,许多纯黑釉盏(乌金釉)是烧兔毫、油滴、曜变时温度过低或还原过头造成的,而不是刻意烧制的。

如果窑温过高,斑纹析出太多,太密,釉的底色被遮盖,也就成了褐色,釉的底色仍是黑色。 建盏最终呈现的各种釉色,来源很复杂,要根椐迹象具体分析。如褐色釉,当黑釉釉层薄,或建盏釉过烧,或还原不足,或坯中氧化铁含量低,都可能出现。 一件斑纹流畅通达且外观无缺馅的兔毫盏烧成温度范围很窄,窑温稍低,碗上部有斑纹,下部没有斑纹。窑温稍高,釉就流下粘底。

而烧油滴的条件更苛刻,因为油滴的斑点很容易流成条形。 从曜变斑纹的形态与分布状况,推测,其形成机理是高温气泡机理(建窑油滴属浮萍机理)。 从现存的三件曜变传世品看,碗外斑点极少,其原因是碗外器型呈凸状,气泡较早破灭,由于曜变在高温烧成,由气泡破灭形成的斑点很容易散开。 在还原气氛作用下,三价铁迅速转化为二价铁,二价铁是强熔剂,很快就熔入釉中,使斑纹消失。从曜变碗内的斑点也可看出斑纹消失的速度很快。

 有些斑点较清晰,有些斑点较模糊,有些部位就没有斑点。

所以曜变斑纹的形成,就象夜幕中姹紫嫣红的焰火,此起彼伏,持续时间很短,如果这个动态恰好被捕捉到了,它的迹象就保留下来,否则就成了黑釉盏。

曜变斑点周围的光晕,正是二价铁消失前形成的,所以它很薄,成为干涉膜,在光照下就有变色现象。

四、还原气氛的制约

建盏的名贵釉色,如兔毫、鹧鸪斑、曜变斑纹等,要在还原气氛下形成。

※还原气氛: 「还原」是获得电子的过程(可理解为减去氧),氧化铁减去所有氧最终被还原为纯金属铁,工业炼铁就是还原法的应用。 与「还原」对应的逆过程是「氧化(可理解为加入氧)」。 空气中有大量的氧气,如果在烧窑时,令氧气大量进入窑炉内部,完全燃烧,则此时窑内气氛必然偏氧化;反之,若以技术降低窑炉内含氧量,使窑火缺氧,需要从胎釉中抽取氧以继续燃烧,则此时窑内气氛就偏还原。

这说明构成建盏斑纹的物质需要在还原条件下产生。 但建盏釉属于铁系结晶釉(准确来说是铁系分相-析晶釉),结晶的物质是铁氧化物,有二价铁和三价铁。 还原使三价铁变二价铁,二价铁是强熔剂,易回熔到釉中,使得结晶物质处于不稳定状态,直接影响斑纹的形态和色彩。 建盏釉与其它结晶釉在烧成方面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构成斑纹的物质复杂且不稳定

※褐色斑纹为先还原后氧化的产物,银色斑纹需要一直维持还原气氛。因此银色斑纹相对于褐色斑纹更难烧。也更讲究气氛的控制。

建盏中褐色斑纹相对银色好烧,因为形成褐色斑纹的物质以三价铁为主。 虽然烧成前期需要还原来控制斑纹的形态,但后期在控制斑纹色彩时可转氧化,氧化气氛很好掌握,所以斑纹形态与色彩较稳定。 银色斑纹烧的难度要大的多,因为在烧成后期仍需还原。 若二价铁过高,斑纹就隐去,甚至消失。(原因见上文中所说的,二价铁是强熔剂,所以还原气氛越强,斑纹越容易消失,保存下来的难度越大) 烧银色斑纹,不仅色彩很不稳定,同时会危及斑纹的形态,影响到斑纹的大小、厚薄、边界、清晰度、沉浮、镜面与否等诸多问题。 特别是银蓝色的斑纹,更处于稍纵即逝的状态。

所以建盏中银色斑纹大都不如褐色斑纹清晰,斑纹边界较模糊,斑纹表面常有毛刺感。 由此可知,银色斑纹受还原气氛严重制约。曜变斑纹比银色斑纹难度更大的原因在于其形态在烧成前期就易散开消失,形之难存,更何况色。犹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由上文所述四个制约因素可知,一件优秀的建盏是在大量的废品的基础上产生的。 估计,(宋代建窑)没有起泡变型,或脱釉、粘底等重大缺陷的建盏,所占比率不到百分之一; 优秀的(没有明显缺陷且斑纹流畅通达)褐兔毫占比率不到千分之一,优秀的银兔毫占比率不到万分之一。 而鹧鸪斑和曜变分别属于十万分和百万分之一内的作品。高品位的建盏,为数极少,我们从(遗址)大量的实物和图片中也不难看出这一点。

建盏技术重点在窑内。

有些陶瓷技术重点在窑外,如绘画陶瓷、器型陶瓷、雕塑陶瓷等。 窑内技术不是靠手,而是靠土与火,难于操控。所以试验周期长,见效慢,缺陷无法修复,生产成品率低,成本高。就是现代优秀的陶艺家,几天时间也未必能烧出一件好作品。

作者简介

李达,1955年生,1982年毕业于福州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高级工程师。2003年被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集建盏理论与实践之大家。 长期钻研铁系结晶釉,攻克宋代建窑珍品鹧鸪斑(油滴)烧制难题。作品被紫光阁、北京故宫博物院等权威机构收藏。 其作品胎骨似铁,所烧鹧鸪斑为多层次立体结晶,至今无人能效仿。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建盏神品诞生路上的四大难关 - 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