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曜变天目 名匠建盏 建盏知识 5 年前 3.20K 0 0 笔者在去日本之前查阅了大量关于“曜变天目”的资料, 它是兴起于中国北宋的黑釉建盏, 不过在学术界关于天目是否就是建盏的问题仍然存在着争执。 北宋的茶学专家蔡襄在《茶录》中提到:茶色白, 宜黑盏。建安所造者, 绀黑, 纹如兔毫。其坯…
寻访曜变天目 名匠建盏 建盏知识 5 年前 3.20K 0 0 笔者在去日本之前查阅了大量关于“曜变天目”的资料, 它是兴起于中国北宋的黑釉建盏, 不过在学术界关于天目是否就是建盏的问题仍然存在着争执。 北宋的茶学专家蔡襄在《茶录》中提到:茶色白, 宜黑盏。建安所造者, 绀黑, 纹如兔毫。其坯…
陆金喜仿古油滴盏赏析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4.32K 0 0 陆金喜的作品先后被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2017年,陆金喜曜变建盏作品入藏中国美术馆。今天欣赏的是他的佳作百窑霸主之仿古油滴。 这只柴烧仿古油滴,釉色古朴,古韵十足。油滴小而均…
陆金喜仿古油滴盏赏析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4.32K 0 0 陆金喜的作品先后被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2017年,陆金喜曜变建盏作品入藏中国美术馆。今天欣赏的是他的佳作百窑霸主之仿古油滴。 这只柴烧仿古油滴,釉色古朴,古韵十足。油滴小而均…
陆金喜仿古油滴建盏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5.82K 0 0 陆金喜的作品先后被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2017年,陆金喜曜变建盏作品入藏中国美术馆。 陆金喜师承邓白、陈棋、陈辉等国家美术教育家。于2005年在建盏的发源地——闽北创办了聚贤…
陆金喜仿古油滴建盏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5.82K 0 0 陆金喜的作品先后被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2017年,陆金喜曜变建盏作品入藏中国美术馆。 陆金喜师承邓白、陈棋、陈辉等国家美术教育家。于2005年在建盏的发源地——闽北创办了聚贤…
建盏的兴起和衰落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4.74K 0 0 3.建盏是实用性和审美思想完美结合之典范史学大师陈寅恪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同样宋代社会审美达到极高高度。以朱熹为代表的宋代理学,以儒家融合佛道二家提出的“格物致知”思想观念就是穷就事物之理。宋代…
建盏的兴起和衰落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4.74K 0 0 3.建盏是实用性和审美思想完美结合之典范史学大师陈寅恪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同样宋代社会审美达到极高高度。以朱熹为代表的宋代理学,以儒家融合佛道二家提出的“格物致知”思想观念就是穷就事物之理。宋代…
建窑兔毫盏的兴起与宋代宫廷斗茶文化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2.90K 0 0 斗茶 是先把茶叶制成半发酵的膏饼,把膏饼碾成细末放在茶盏内,再沏以初沸的开水,水面上会浮起一层白沫。观察茶盏内壁留下的白色茶痕,先退去者为负。斗茶的重点在于它的观赏性,尤其是当初沸的水倒入茶盏白沫尽显之时,不仅扣人心弦,而且妙趣横生…
建窑兔毫盏的兴起与宋代宫廷斗茶文化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2.90K 0 0 斗茶 是先把茶叶制成半发酵的膏饼,把膏饼碾成细末放在茶盏内,再沏以初沸的开水,水面上会浮起一层白沫。观察茶盏内壁留下的白色茶痕,先退去者为负。斗茶的重点在于它的观赏性,尤其是当初沸的水倒入茶盏白沫尽显之时,不仅扣人心弦,而且妙趣横生…
茶器丨教你识别21种茶杯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6.65K 0 0 撇口杯: 口略往外撇,腹微敛,滚圆圈足。胎薄,胎质细润,这个形状也是最常用和最常见的,茶汤入口的圆润度高于上一个,但比较真实和正常,聚香和聚味的程度高于上一个,总体感觉比较自然和真实。
茶器丨教你识别21种茶杯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6.65K 0 0 撇口杯: 口略往外撇,腹微敛,滚圆圈足。胎薄,胎质细润,这个形状也是最常用和最常见的,茶汤入口的圆润度高于上一个,但比较真实和正常,聚香和聚味的程度高于上一个,总体感觉比较自然和真实。
建盏,美在哪里?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3.20K 0 0 从空间虚实对比来看,束口盏的造型,口沿曲折,外缘向内收缩,约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内壁则相应形成一周凸圈这种凹凸线角,构成的虚实空间比较合理,空间关系虚实相辅,能够丰富造型形体,增强器形特点。
建盏,美在哪里?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3.20K 0 0 从空间虚实对比来看,束口盏的造型,口沿曲折,外缘向内收缩,约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内壁则相应形成一周凸圈这种凹凸线角,构成的虚实空间比较合理,空间关系虚实相辅,能够丰富造型形体,增强器形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