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茶文化不可或缺的名器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5.26K 0 0 茶有道,器亦有道,茶滋于水,水籍乎器。好茶配名器,是嗜茶者所求。你可知道,建盏是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名器。 在中国是陶瓷之国,陶瓷用品与国人的日常生活与休闲享受都密不可分。从茶文化上看,就很明显。自从饮茶风俗在唐代兴起,国人对茶具的要…
建盏-茶文化不可或缺的名器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5.26K 0 0 茶有道,器亦有道,茶滋于水,水籍乎器。好茶配名器,是嗜茶者所求。你可知道,建盏是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名器。 在中国是陶瓷之国,陶瓷用品与国人的日常生活与休闲享受都密不可分。从茶文化上看,就很明显。自从饮茶风俗在唐代兴起,国人对茶具的要…
给你一个选择天目盏当私杯的理由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2.98K 0 0 每每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会脑补画面:山水环绕,绿茵相伴。风声,云动,鸟鸣,一切都是那么的随性自然,但这似乎又与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格格不入。于闹中取静,这便是天目盏的手艺人所追求的极致。 茶人都有自己的私杯,而且还不止一个…
给你一个选择天目盏当私杯的理由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2.98K 0 0 每每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会脑补画面:山水环绕,绿茵相伴。风声,云动,鸟鸣,一切都是那么的随性自然,但这似乎又与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格格不入。于闹中取静,这便是天目盏的手艺人所追求的极致。 茶人都有自己的私杯,而且还不止一个…
独说宋代建窑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6.23K 0 0 我们介绍过宋代的五大名窑,于是有茶友问说:建窑怎么没有在里面? 其实,宋人独爱建盏,用建盏斗茶是宋代的一大潮流。但因为五大名窑是后来定下来的,再加上建盏和之后的泡茶形式不同,所以才没列入五大名窑之中。 建盏在宋代成为皇家贵族不惜重金…
独说宋代建窑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6.23K 0 0 我们介绍过宋代的五大名窑,于是有茶友问说:建窑怎么没有在里面? 其实,宋人独爱建盏,用建盏斗茶是宋代的一大潮流。但因为五大名窑是后来定下来的,再加上建盏和之后的泡茶形式不同,所以才没列入五大名窑之中。 建盏在宋代成为皇家贵族不惜重金…
斗茶文化为建窑建盏起到的推动作用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3.84K 0 0 宋代斗茶之盛,除了茶品、水品以及点茶技巧外,一件好的茶盏便成了斗茶胜负的关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宋代改唐代的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作为斗茶载体的茶盏亦随之变化,茶盏必须造型美观,制作精良,更要注重其实用性,要求大小适当,厚薄…
斗茶文化为建窑建盏起到的推动作用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3.84K 0 0 宋代斗茶之盛,除了茶品、水品以及点茶技巧外,一件好的茶盏便成了斗茶胜负的关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宋代改唐代的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作为斗茶载体的茶盏亦随之变化,茶盏必须造型美观,制作精良,更要注重其实用性,要求大小适当,厚薄…
斗茶文化起源及发展逐渐成为文人雅聚形式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4.58K 0 0 斗茶的来历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所谓斗茶,又称“斗茗”、“茗战”, 即角逐茶的优劣之意,它是古时文人间流行的一种“雅玩”,也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间民俗之一。斗茶始于唐代,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都市开始比…
斗茶文化起源及发展逐渐成为文人雅聚形式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4.58K 0 0 斗茶的来历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所谓斗茶,又称“斗茗”、“茗战”, 即角逐茶的优劣之意,它是古时文人间流行的一种“雅玩”,也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间民俗之一。斗茶始于唐代,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都市开始比…
当香炉遇到建盏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2.22K 0 0 燕居焚香,就是宋人的一种真实的生活方式,"诗禅堂试香",就曾是故家风流的"赏心乐事"之一。而如今,大雪过后,拿出所藏香炉,互相品评、鉴赏也是一件妙趣横生之事。"麈尾唾壶俱屏去,尚存余习炷炉香",陆游晚年的生活情景,不是一个殊例。李商…
当香炉遇到建盏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2.22K 0 0 燕居焚香,就是宋人的一种真实的生活方式,"诗禅堂试香",就曾是故家风流的"赏心乐事"之一。而如今,大雪过后,拿出所藏香炉,互相品评、鉴赏也是一件妙趣横生之事。"麈尾唾壶俱屏去,尚存余习炷炉香",陆游晚年的生活情景,不是一个殊例。李商…
宋朝的茶具文化:黑釉茶盏的造型与点茶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6.89K 0 0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对茶器的釉色、纹理、造型及及其与点茶的关系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关于茶盏的色与纹,“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关于茶盏的造型,“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以取乳,宽则运筅旋彻…
宋朝的茶具文化:黑釉茶盏的造型与点茶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6.89K 0 0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对茶器的釉色、纹理、造型及及其与点茶的关系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关于茶盏的色与纹,“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关于茶盏的造型,“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以取乳,宽则运筅旋彻…
宋朝的茶具文化:黑釉茶盏的釉色与斗茶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2.50K 0 0 黑釉瓷器和青瓷一样,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 宋代是我国陶瓷工艺和美学大发展的重要时期,黑釉瓷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也终于迎来了大显身手的高潮期。这与宋代点茶、斗茶的流行密切相关。 宋代茶碗多称为盏。盏也作琖,是一种比碗小的器皿,故亦…
宋朝的茶具文化:黑釉茶盏的釉色与斗茶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2.50K 0 0 黑釉瓷器和青瓷一样,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 宋代是我国陶瓷工艺和美学大发展的重要时期,黑釉瓷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也终于迎来了大显身手的高潮期。这与宋代点茶、斗茶的流行密切相关。 宋代茶碗多称为盏。盏也作琖,是一种比碗小的器皿,故亦…
宋朝的茶具文化:茶(汤)瓶的演变与点茶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1.18W 0 0 宋代盛行的点茶与唐代盛行的煎茶最大的不同在于茶末不再放入茶釜里与水同煮,而是放在茶盏里用茶瓶煮水来冲点。因此,宋代茶器里出现了一件陆羽《茶经》中未曾提及的重要器具--茶瓶。 茶瓶在点茶时用于烧煮或贮盛开水即汤,不在里面放茶末,故又名…
宋朝的茶具文化:茶(汤)瓶的演变与点茶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1.18W 0 0 宋代盛行的点茶与唐代盛行的煎茶最大的不同在于茶末不再放入茶釜里与水同煮,而是放在茶盏里用茶瓶煮水来冲点。因此,宋代茶器里出现了一件陆羽《茶经》中未曾提及的重要器具--茶瓶。 茶瓶在点茶时用于烧煮或贮盛开水即汤,不在里面放茶末,故又名…
时下,茶百戏、点茶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喜爱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5.32K 0 0 “瀹泉分玉乳,烙火试云花。”自2009年在武夷山的恢复重现,茶百戏、点茶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近年来,点茶、茶百戏文化越来越受到各界喜爱:不论是北京的大运河非遗展、杭州的茶博会,还是“一带一路”中乌建交活动,或是澳大利亚的佛光山迎新年…
时下,茶百戏、点茶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喜爱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5.32K 0 0 “瀹泉分玉乳,烙火试云花。”自2009年在武夷山的恢复重现,茶百戏、点茶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近年来,点茶、茶百戏文化越来越受到各界喜爱:不论是北京的大运河非遗展、杭州的茶博会,还是“一带一路”中乌建交活动,或是澳大利亚的佛光山迎新年…
浅谈风流的宋代茶 宋代茶艺点茶法详解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4.31K 0 0 “茶兴于唐,盛于宋”,由于“贡茶”(达官贵人向皇帝进贡的茶)的兴起,宋代团茶饼的制作踏入了更精细的发展阶段。宋代《北苑别录》中记载,团茶必须经过七道工序:采、择(拣芽)、蒸、榨、研、造(把茶膏压制成形)和过黄(将成形的茶,经过数天的…
浅谈风流的宋代茶 宋代茶艺点茶法详解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4.31K 0 0 “茶兴于唐,盛于宋”,由于“贡茶”(达官贵人向皇帝进贡的茶)的兴起,宋代团茶饼的制作踏入了更精细的发展阶段。宋代《北苑别录》中记载,团茶必须经过七道工序:采、择(拣芽)、蒸、榨、研、造(把茶膏压制成形)和过黄(将成形的茶,经过数天的…
古代茶文化:宋代的点茶法历史起源介绍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6.09K 0 0 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北宋时期发展成熟。点茶法(研膏团茶点茶法)鼎盛于北宋后期至明朝前期,亡于明朝后期,历时约600年。 点茶的程序为炙茶、碾罗、候汤、烘盏、击拂,其关键的是候汤和击拂。点茶法是在唐代阉茶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陆羽《…
古代茶文化:宋代的点茶法历史起源介绍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6.09K 0 0 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北宋时期发展成熟。点茶法(研膏团茶点茶法)鼎盛于北宋后期至明朝前期,亡于明朝后期,历时约600年。 点茶的程序为炙茶、碾罗、候汤、烘盏、击拂,其关键的是候汤和击拂。点茶法是在唐代阉茶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陆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