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兴起,传统特色陶瓷器皿在国内的收藏也迅速升温,建盏收藏也随之形成。建窑虽不入宋“五大名窑”之列,但建窑在中国古陶瓷史上也赫赫有名,其杰出成就表现在变幻莫测、绚丽多彩的釉色,尤其是兔毫纹、油滴纹、鹧鸪斑、曜变等黑色结晶釉,让黑釉得到淋离尽致的发挥,并与青瓷、白瓷形成“三分天下”之势。
老盏的收藏自然是不必多言的,但由于建盏工艺大师们的厚积薄发,现代建盏被海外保藏家注重,保藏家和陶瓷爱好者初步注意到,现代建盏也是个不容忽视的新的保藏抢手。当一种东西一旦有了高价,有了市场的需求,在利益驱动下就会有人造假,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国内便出现了仿宋“兔毫盏”。而近几年来,随着造假者在胎、釉、做旧处理等技术上的突飞猛进,对宋代建盏的仿烧技术,则已经达到可以在市场上以假乱真的水平,甚至能让一些专业藏家看走眼。
主要是来介绍如何懂得甄别有收藏价值的新建盏。新建盏的收藏价值需要从两个大方向去考虑,分别为:建盏本身和制作建盏的工艺师
首先从建盏本身来说,建盏本身又可分为:建盏釉色、建盏器型
建盏·釉色
具有收藏价值的建盏一定是稀缺的、不可替代的、且极具艺术观赏性的。以银油滴为例,其斑纹形态圆润不变形,斑纹色泽呈优雅纯净的银色,斑纹质感方面则金属感立体感强,斑纹分布均匀疏密有致,玻化感良好,干口窄。
建盏·器型
建盏作为茶器,除了用于观赏,还须上手使用。由于建盏胎骨含铁量很高,高温下极易变形,且釉色形成对气氛要求很高,在这些限制下,建盏的器型比起其他瓷器就显得较为单调了。建盏型号有大、中、小三种,最常见的是中型,口径10—12厘米、高度5-6厘米、圈足2-3厘米的为多。仿制品的外观过于规整,胎釉稍薄,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比宋代的“盏”尺寸略大一些,过分灵巧,古韵不足。建盏的胎土是用当地富含铁质的瓷土,盏壁的厚度约0.2—0.8厘米左右,最厚处在底部超过一公分,因此上手较沉,有很明显的压手感。
工艺师
除了建盏本身优劣这个先决条件,烧制它的工艺师是赋予作品价值的造物者,是口碑的象征,甚至不少人选择建盏收藏的捷径就是冲着工艺师的名气去的。工艺师把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落实到建盏烧制上,使其呈现出一定的内涵和底蕴。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