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制建盏 的标签存档

宋代文人关于建窑的描述

宋代文人关于建窑的描述

蔡襄有作《茶录》描述建窑(烧制建盏的地方),在其下篇“论茶器”中,对于茶盏认为上品者应是: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其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建盏大师——邹云源

建盏大师——邹云源

古人云:契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邹云源的一生便是锲而不舍的一生,他日积月累的坚持打造出了自己的建盏人生。    作为土生土长的水吉镇仁山村人。邹云源小学毕业后便跟着一位老师傅学习辉烧制家用大缸。由于聪明肯干,吃苦耐劳…
建盏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建盏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从蔡襄《茶录》、徽宗《茶论》、南宋《茶具图赞》中都列为点茶首选的第一茶器,到宋元时期日本的狂热求购,到明代茶书的寥寥记载,到民国时期的美国人探访震惊欧美,到上世纪80年代恢复技艺,建盏多舛的命运,你知道多少? 两宋的辉…
擅长烧油滴的师傅有哪些?

擅长烧油滴的师傅有哪些?

【裴春元】 裴春元,工艺师,1971年生,从事建盏烧制15年,中国建阳市建窑建盏协会副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裴师傅热爱建窑千变万化的茶盏,长期探讨建盏的烧制技术和建盏文化内涵,经过15年努力实践,掌握了宋人烧制建盏之…
叶礼旺兔毫建盏赏析

叶礼旺兔毫建盏赏析

叶礼旺师傅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钻研一种建盏:兔毫盏。他只用和宋代非常接近的生土胚作为原料,采用原矿和草木灰配釉的传统工艺。烧制的兔毫盏毫丝立体,条达有金毫、青毫、绿毫、银毫、蓝毫等,胚体厚实,釉面细腻,与宋代兔毫盏极为相似。叶礼旺师傅…
张修潘:“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张修潘:“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张修潘建盏始烧制于五代末,两宋时达到鼎盛,与青瓷、白瓷三分天下,享誉海内外。 张修潘自赶到水吉建窑遗址,观察研究古龙窑的设计特点;向附近村民购买建盏残片带回家观摩研究;拉坯、配置釉水、自己亲自动手设计气窑……着了魔般日夜泡在工作室里…
张修潘:建盏名家的匠心之路

张修潘:建盏名家的匠心之路

14岁,张修潘就常到父亲工作的建阳回瑶陶器厂打小工;18岁,在挑够800斤陶土后,张修潘正式成为陶器厂的一名学徒工。 1968年,23岁的张修潘和家人一起来到建阳五里亭岗开办陶瓷厂。脑子活络的张修潘总能根据人们生活的需要开发新产品,…
小茶器中有大文章,宋代人也讲“冷笑话”

小茶器中有大文章,宋代人也讲“冷笑话”

随处可见的葫芦水瓢,被称为“胡员外”(谐音外形圆润的葫芦),宋人写茶书不忘讲“冷笑话”。看似普通的茶筛,却要用到上好的罗绢。 宋代贵族饮茶,既讲究细节,又不忘幽默,同时注重修养德行。这些都能从第一茶具专书《茶具图赞》中体现。 原创:…
建盏研究目的与意义(一)

建盏研究目的与意义(一)

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录,福建省建阳市宋代建窑名列其中。 建窑遗址位于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在宋代以烧制黑釉瓷建盏著称。这个偏于闽北山区的一隅窑场,在宋代那个“郁郁乎文哉”的重文轻武环境中,在官、哥…
建盏有多难烧你知道吗?

建盏有多难烧你知道吗?

  烧制建盏所使用的,是水吉当地所产、含铁量很高的红棕色粘土(含铁量达7%-10%)。而烧制建盏要在1300℃以上的还原焰中形成,胚体在此条件下,极易产生变形、起泡等缺陷。虽然可以加石英颗粒客服这些缺陷,但是又特别容易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