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建盏第一代言人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3.76K 0 0 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特别是宋徽宗更是爱茶颇深,亲自撰写《大观茶论》。 《茶论》2800多字中,最精彩的部分是《点》篇,这是二十篇中字数最多的一篇,充满了实践经验和体…
宋徽宗:建盏第一代言人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3.76K 0 0 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特别是宋徽宗更是爱茶颇深,亲自撰写《大观茶论》。 《茶论》2800多字中,最精彩的部分是《点》篇,这是二十篇中字数最多的一篇,充满了实践经验和体…
歌颂建盏诗歌(下)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5.39K 0 0 陆游 《试茶》 (宋) 陆游 北窗高卧鼾如雷,谁遣茶香挽梦回。 绿地毫瓯雪花乳,不妨也道入闽来。 《闲中》 (宋)陆游 闲中高趣傲羲皇,身卧维摩示病床。 活眼砚凹宜墨色,长毫瓯小聚茶香。 门无客至惟风月,…
歌颂建盏诗歌(下)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5.39K 0 0 陆游 《试茶》 (宋) 陆游 北窗高卧鼾如雷,谁遣茶香挽梦回。 绿地毫瓯雪花乳,不妨也道入闽来。 《闲中》 (宋)陆游 闲中高趣傲羲皇,身卧维摩示病床。 活眼砚凹宜墨色,长毫瓯小聚茶香。 门无客至惟风月,…
歌颂建盏诗歌(中)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5.77K 0 0 范仲淹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北宋)范仲淹 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黄庭坚 《西江月·茶》 (宋)黄庭坚 龙焙头纲春早,谷帘第一泉香, 已醺浮蚁嫩鹅黄,想见翻…
歌颂建盏诗歌(中)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5.77K 0 0 范仲淹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北宋)范仲淹 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黄庭坚 《西江月·茶》 (宋)黄庭坚 龙焙头纲春早,谷帘第一泉香, 已醺浮蚁嫩鹅黄,想见翻…
歌颂建盏诗歌(上)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4.59K 0 0 宋徽宗赵佶 《大观茶论》 (宋)宋微宗赵佶 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京饮之;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 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
歌颂建盏诗歌(上)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4.59K 0 0 宋徽宗赵佶 《大观茶论》 (宋)宋微宗赵佶 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京饮之;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 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
建盏因斗茶而兴盛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2.55K 0 0 中国的饮茶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汉唐时代以来已十分盛行。入宋以后,此风尤盛。当时最为流行的是“斗茶”,这是一种比唐代煮茶更讲究的品茗艺术。宋代宫内崇尚这种饮茶方式,宋徽宗赵佶常与王公贵族和臣僚们“斗茶”,上行下效,风靡全国。 中国的…
建盏因斗茶而兴盛 王群 仙子茗茶 6 年前 2.55K 0 0 中国的饮茶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汉唐时代以来已十分盛行。入宋以后,此风尤盛。当时最为流行的是“斗茶”,这是一种比唐代煮茶更讲究的品茗艺术。宋代宫内崇尚这种饮茶方式,宋徽宗赵佶常与王公贵族和臣僚们“斗茶”,上行下效,风靡全国。 中国的…
建盏款识认知(下)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5.89K 0 0 ③数字类:目前已发现数字有"二" "三" "四" "六" "七" "九" "十" "十三" "廿" "廿一" "廿九" "卅" "卅一" "卅二" "卅五" "二合" "三合"等,为手刻款。 ④年号款:有"雍熙"(北宋太宗年号,公元…
建盏款识认知(下)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5.89K 0 0 ③数字类:目前已发现数字有"二" "三" "四" "六" "七" "九" "十" "十三" "廿" "廿一" "廿九" "卅" "卅一" "卅二" "卅五" "二合" "三合"等,为手刻款。 ④年号款:有"雍熙"(北宋太宗年号,公元…
建盏款识认知(上)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6.36K 0 0 建窑瓷器的款识大多刻划或模印在建盏底部,现代的建盏作品同样采用这种方式,建盏的款识大致可分为文字款、姓氏款、数字款、年号款、花押款及其他款。 ①贡品款:贡品款即为专门进贡烧制的建盏的底款,是一种民烧官选,择优进献的制度。建盏作为民窑…
建盏款识认知(上)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6.36K 0 0 建窑瓷器的款识大多刻划或模印在建盏底部,现代的建盏作品同样采用这种方式,建盏的款识大致可分为文字款、姓氏款、数字款、年号款、花押款及其他款。 ①贡品款:贡品款即为专门进贡烧制的建盏的底款,是一种民烧官选,择优进献的制度。建盏作为民窑…
建盏和天目瓷是什么关系?(下)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3.31K 0 0 天目瓷是一种黑色带有紫及酱色釉彩的瓷器,原指福建的建窑瓷器。约在日本的镰仓时代(1192—1333年),日本来我国留学的僧人曾从天目山把这种瓷器带到日本,并称它为“天目”,于是后来人们习惯上便把黑釉瓷称为“天目瓷”,也称“天目釉”,…
建盏和天目瓷是什么关系?(下)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3.31K 0 0 天目瓷是一种黑色带有紫及酱色釉彩的瓷器,原指福建的建窑瓷器。约在日本的镰仓时代(1192—1333年),日本来我国留学的僧人曾从天目山把这种瓷器带到日本,并称它为“天目”,于是后来人们习惯上便把黑釉瓷称为“天目瓷”,也称“天目釉”,…
建盏和天目瓷是什么关系?(上)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3.20K 0 0 建盏(天目瓷),黑瓷代表。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该制品宋时为皇室御用茶具,传世并藏于日本的四只国宝级建盏“曜变天目”是饮誉世界珍宝。因产地为宋建州府建安县,因此称为建盏。建盏和天目瓷是什么关系?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着名的…
建盏和天目瓷是什么关系?(上)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3.20K 0 0 建盏(天目瓷),黑瓷代表。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该制品宋时为皇室御用茶具,传世并藏于日本的四只国宝级建盏“曜变天目”是饮誉世界珍宝。因产地为宋建州府建安县,因此称为建盏。建盏和天目瓷是什么关系?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着名的…
建盏的重生有他的必然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3.34K 0 0 众所周知,建盏之所以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受到饮茶习惯的变迁,建窑生产逐渐黯淡,古建窑更是成为萧条的废墟。如果不是偶然发现故址上,色彩斑斓的建盏窑片,还没法挖掘出古建盏的独特风韵美。 从建窑考古中发现,即使是宋朝建盏最鼎盛的阶段,人们…
建盏的重生有他的必然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3.34K 0 0 众所周知,建盏之所以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受到饮茶习惯的变迁,建窑生产逐渐黯淡,古建窑更是成为萧条的废墟。如果不是偶然发现故址上,色彩斑斓的建盏窑片,还没法挖掘出古建盏的独特风韵美。 从建窑考古中发现,即使是宋朝建盏最鼎盛的阶段,人们…
建盏的“黑厚”学,你了解吗?(二)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3.61K 0 0 建盏的厚学之道 建盏的厚是由“胎厚”和“釉厚”两部分组成。 厚铁胎是建盏的主要特征,影响着建盏的性能跟美感,同时也为建盏的烧制难度大大提高。其他的瓷器,单单胎土不需要是铁胎,釉料跟火候烧制师傅也能有所掌控。 但建盏就不一样了。先不谈…
建盏的“黑厚”学,你了解吗?(二)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3.61K 0 0 建盏的厚学之道 建盏的厚是由“胎厚”和“釉厚”两部分组成。 厚铁胎是建盏的主要特征,影响着建盏的性能跟美感,同时也为建盏的烧制难度大大提高。其他的瓷器,单单胎土不需要是铁胎,釉料跟火候烧制师傅也能有所掌控。 但建盏就不一样了。先不谈…
建盏的“黑厚”学,你了解吗?(一)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2.62K 0 0 随着建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喜欢和了解建盏的人也越来越多。资深的盏友都知道,建盏的两大特点一为“黑”,二为“厚”,今天便为各位梳理建盏的“黑厚”学。 建盏的黑学之道 谈到“黑”,不得不谈起宋代人的饮茶方式。 在当时,不但茶叶贵…
建盏的“黑厚”学,你了解吗?(一) 王群 建盏文化 6 年前 2.62K 0 0 随着建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喜欢和了解建盏的人也越来越多。资深的盏友都知道,建盏的两大特点一为“黑”,二为“厚”,今天便为各位梳理建盏的“黑厚”学。 建盏的黑学之道 谈到“黑”,不得不谈起宋代人的饮茶方式。 在当时,不但茶叶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