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随身携带建盏主人杯,只是一种生活态度!
大概很多人和我一样,追过《梦华录》就想学点茶,玩些茶百戏。点茶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茶具之一即为建盏。为更多地了解点茶文化,趁着周末,走进建盏之乡-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黄昏时分,夕阳印染在麻阳溪畔,城区的风光绮丽无比。

夕阳下的建阳城区风光
建阳区原为建阳市,于2015年成立,成为南平市政府所在地。建阳历史悠久,历经多次名称的改变,从东汉到三国,从南北朝到隋唐,从两宋到大清,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曾有建安、建平、建阳、建州、建宁等称谓,所辖和所属也历经多次更迭。建阳地处武夷山脉南麓,城内溪流众多,有麻阳溪和崇阳溪在城区汇合,再与南浦溪汇聚后形成建溪,流域面积均超过1000平方公里,气候温暖湿润,拥有众多生物矿产资源,宜居宜业。其中水吉镇是建窑遗址所在地,水吉镇粘土不同于其他瓷器所用的高岭土,因其含铁量特别高,烧制的陶瓷颜色呈黑色。

柴窑建盏
中国是茶的故乡,同时也是瓷器的故乡,在中国陶瓷史上,建盏是唯一因为茶叶而生的瓷器。建盏烧制开始于唐代晚期,其最辉煌的时代在两宋。明代之前的中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像青瓷,白瓷和黑瓷。烧制建盏的建窑是宋代八大名窑之一,而建窑是这些窑口中唯一以烧制黑釉瓷为主的窑口。

蔡龙建盏工作室电烧百花盏
建盏在宋代受到推崇,并被皇家定为御用珍品,主要用于当时盛行的斗茶之风。宋代品茶斗茶风气很盛,有达官显贵,普通百姓,市井青年,为在斗茶中能够一决高下,除了有好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优质的茶器和茶具,建盏就在众多茶器中脱颖而出并夺得了宋代第一茶器的宝座,成为斗茶神器。建盏作为斗茶神器是和当时的饮茶方式-点茶分不开的。我们知道唐代饮茶方式为煎茶,而宋代则是点茶。点茶的过程比较繁杂,所需茶器众多,有很多文章和视频可以了解,这里就不多赘述。

陆金喜工作室点茶之茶器
点茶所用建盏,有极大的优势,外形美观且色彩多样,保温和隔热性能良好,圈足造型也适合运宪击拂,点出的茶末与建盏黑白分明,相得益彰,更体现了宋朝人的崇尚的美。

茶百戏
宋朝本是瓷器艺术发展到巅峰的朝代,建盏也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发展到极致。茶道玩家宋徽宗推崇建盏为第一茶器。建盏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釉色斑纹,有兔毫纹、鹧鸪斑纹、油滴纹、曜变纹等,相应斑纹的建盏称为兔毫盏、鹧鸪斑盏、油滴盏、曜变盏等。其中曜变盏最为独特和弥足珍贵,是值“万匹之物”。现存宋时曜变建盏三件在日本(可在网络搜到相关图片),称为“天目”,被奉为国宝级文物,我国仅在杭州出土了一件曜变建盏残片。

杭州出土的曜变建盏残片
建盏因茶而兴,也因茶而衰。建盏的烧制兴盛于两宋,到元代蒙古族皇帝不解汉族点茶文化风情而不推崇,再到明代草莽皇帝明太祖认为点茶过于铺张浪费、误国误民,提倡散茶,彻底改变了饮茶风俗,名瓷建盏也走向衰亡,以致失传六百多年。
20世纪80年代,建盏复活,得益于政府和艺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孜孜追寻,使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可以一睹各类建盏的耀眼光彩。特别是建阳本土的烧制者,在原料配方和烧制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使得建盏艺术在新时期再现辉煌。2009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一代建盏技艺的传承者有60后、70后、80后、90后代代相传,并继续探索技艺和发扬建盏文化。以下列举部分建盏烧制佼佼者作品。

蔡龙建盏工作室的百花斗笠盏

蔡龙建盏工作室百花盏

陆金喜曜变束口盏

陆金喜曜变花瓶

陆金喜插花茶器

蔡龙建盏工作室建盏作品

连婷婷落灰壶

陆金喜柴烧束口盏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