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所有文章-建盏文化-正文

细说建盏与茶的千年纠葛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随身携带建盏主人杯,只是一种生活态度!

建盏,唯一为茶而生的碗。如果说“缘分天注定”,建盏和茶相爱相生,这份逃不开的不解缘分又该从何说起呢?今天   小编就和你们细说建盏与茶的千年纠葛。细说建盏与茶的千年纠葛 - 第1张

 

建盏与茶的千年纠葛

 

 

细说建盏与茶的千年纠葛 - 第2张
 

一、黑瓷 | 宋代崛起的黑马

说起建盏,就不得不提起宋代建盏了。建盏在宋代是皇亲贵族不惜重金追求的无上至宝,也是文人墨客争相题咏的珍品,建盏在当时的地位可见一斑。

众所周知,宋代是陶瓷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尤以单色釉为登峰造极。但是你一定想不到,这一时期最受欢迎的茶碗,不是白瓷也不是青瓷,而是多数现代人感到陌生的黑瓷。

青瓷作为瓷器的鼻祖,始于商代,其历史悠久性想必不用多说。至隋唐时期,青瓷与白瓷早已在推至民间,而到了宋朝,青、白瓷的烧瓷工艺更是达到顶峰。青瓷、白瓷烧制工艺由隋唐时期便延续下来,于宋代得到发展,顺理成章。

而此时,在陶瓷市场上,黑瓷有如一匹黑马,毫无压力地碾压了其他瓷器,成为宋代茶器的主流。

其实黑瓷早在东汉就开始出现,唐朝时期技术已基本成型,直至宋朝才开始大放异彩,黑瓷代表建盏,更是成为“宋代第一茶器”。

细说建盏与茶的千年纠葛 - 第3张

二、斗茶会 | 宋代人的“派对”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建盏的釉色以青黑色为贵,银兔毫,从上到下,流畅通达的为上品。)

这不是圣旨,不过的确是皇帝说的——宋徽宗赵佶,而奉天承运的说辞始于明代。语出《大观茶论》,写斗茶的。斗茶是风靡两宋的游戏,当时从王公贵胄到贩夫走卒,无不沉溺其中,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麻将。

 

 

细说建盏与茶的千年纠葛 - 第4张
 

宋代许多文豪,苏东坡黄庭坚等,也写过斗茶诗,在这儿就不抄了。宋徽宗也乐此不疲,经常和蔡京等大臣玩斗茶,并且著书立说,就是《大观茶论》。

宋朝饮的是团茶,类似于今天的普洱茶饼。先用火烤一下;然后研磨,尽可能的细;点茶沫入盏,加少许温水调成糊状,这是调膏;再沸水冲注,是谓点汤;用竹筅(音显)猛搅,叫击拂;白沫浮起,成了。

 

 

细说建盏与茶的千年纠葛 - 第5张
 

喝之前一定要快乐地斗一下,或单挑,或群劈,总之是场愉快的游戏。务虚的比赛规则不说了,可以量化的标准有两条:

(一)以汤色纯白为荣,以汤色灰黄为耻;

(二)以汤花咬盏为荣,以汤花涣散为耻。击拂后茶汤上会浮起白沫,越白说明茶的质量越好。白沫盖住茶盏,就是咬盏。不露出水痕,汤花咬盏时间长,就说明冲泡技术好。

 

可见斗茶的关键指标是白色,那么什么颜色的盏能衬托白色?当然是黑色。

这也就是黑瓷在宋代流行的原因。

可以说宋代贵族之间的“斗茶”相当于现在的“派对”,娱乐性、社交性并重。

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就是一个斗茶爱好者。

后世对他的评价是“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细说建盏与茶的千年纠葛 - 第6张
 

宋徽宗确实不爱政务,醉心于艺术雅玩,尤其爱茶,并著有《大观茶论》。

对于斗茶,他分外热衷,甚至在下朝后,常与臣僚们斗茶。

蔡京在《延福宫曲宴记》里记载过宋徽宗为群臣演示点茶道的一幕:

“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

上行下效,当时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布衣百姓,皆将斗茶作为一项日常活动,并以此为乐。

既然斗茶如此风靡,与之匹配的茶碗,自然成为两宋朝野竞相追捧的对象。

当时的 “斗茶神器”,就是建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斗茶时如果没有一只好建盏,恐怕就输了一半。

 

三、盛必虑衰 | 建盏成也因茶,败也因茶

建窑的产品几乎全是茶碗。以致建窑的命运,和茶文化紧紧栓在一起。这是其他窑口中很罕见的。

宋代作为陶瓷艺术的巅峰时期,地位高、具有代表性的瓷窑很多,多数都能被后世铭记,就是因为它们虽然窑已不在,器具仍然被人供奉收藏。

而建盏较为特殊,一旦茶文化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珍爱它的人作古,就很难再居于庙堂之上。而建盏的衰落便意味着建窑的衰落。

 

 

细说建盏与茶的千年纠葛 - 第7张
 

物的命运全看人的命运,而个体的命运又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南宋末年,蒙古的铁蹄踏遍中原,第二帝国就此陨落。建窑遭受毁灭性打击,元代虽制饼茶,但散茶同时也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个改变可以说是中国饮茶文化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也是建盏走向衰亡的开始。 不过此时仍然有人识得建盏、知道它的价值在于何处。

进入明代以后,因团茶制作工艺复杂,价格昂贵,朱元璋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废除团茶,改用散茶,最终全国都改用沸水冲泡的饮茶法,喝茶方式彻底变革,明代的茶人已经不懂“茶色为何白”,更遑论理解建盏。

建窑的兴盛经过多年摸索发展,衰落似乎只需要很短的时间,每思及此,辛酸不已。

 

四、柳暗花明 | 建盏的复兴

前些年,在建盏衰落的时候,有人说,建盏已经没用了,不要再痴迷了。这话在热衷于建盏的朋友听来,未免有些刺耳。不论如何,那些曾经占据过巅峰的艺术品,它的沉寂一定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果不其然,这些年建盏开始复苏总算没让大家失望。

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精神追求成了“刚需”。

如今的茶客,对茶具的讲究甚至超过古人,因为现在交通方便、信息丰富,选择余地更多。多元化的审美,令许多沉寂已久的传统文化重获新生。

建盏作为宋代第一茶器,亦开始受到追求新奇、复古的茶客重视。当代茶具市场上,兔毫盏、油滴盏等釉色都备受喜爱。

 

 

细说建盏与茶的千年纠葛 - 第8张
 

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建盏中蕴含的原理也很感兴趣,变幻莫测的铁系结晶斑让技术控痴迷不已。

甚至购物网站上还有好多并非使用建盏工艺的茶碗也要打上建盏的标签吸引眼球。这些现象在10年前是很难想象的,即使现在的程度还不够。

诚然,建盏是因为与茶的联系太过紧密,所以兴衰也随茶而起落。这是建盏作为茶器的宿命,不过这并非坏事。如今建盏又因茶而开始复兴,宋人的宝贵遗产在官方主导和多方努力之下,得以继承。

建盏的艺术成就与科技成就,在学术界公认之余,也受到越来越多玩家的青睐。讲究的茶客,如果同时喝几种茶,以前是为每种茶配一把紫砂壶,现在甚至会为每种茶配一只不同的盏。

文明之光可能被掩埋,但不会熄灭。建盏的复兴迹象证明它不止在点茶盛行的宋代有崇高地位,在当下一样有一席之地。建盏的生命力经过千年的考验,它与茶的纠葛,还会不断持续下去,可谓幸甚,愿吾道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