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所有文章-紫砂文化-正文

紫砂制壶的传承者建盏名家作品

  打开门便是他的工作台,放满了牛角明针、游标卡尺,竹子的、塑料的、钢的,各种制壶工具,墙角还放了一口大缸。史晓彬掀开上面的盖板:“这是套缸,最下面是水,中间是一层泥,最上面用来放快做好的壶。主要是保持壶的湿度,让壶在制作时能够保持适当的水分。”难道没有现代化一些的工具来代替这么传统的方式么?史晓彬指着另一边的方盒子,现在也会用加湿器。湿度可以人工控制,盒子里自带喷嘴,壶胚如果偏干就通上电,喷点儿水雾。“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用套缸。”史晓彬说。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茶受到不分国籍不分肤色的各国人民喜爱,不仅中国茶闻名世界、而且中国茶具除了品茶必备以外,还成为了可供欣赏把玩的艺术品,紫砂壶就是其中的代表。宜兴紫砂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园地里的一枝奇葩,在中国陶瓷历史的长河中,根据对古窑址的发掘,可追溯到北宋时期,距今约有千年的历史,她以非常独特的陶艺风格蜚声中外。

大约600年前,宜兴人偶然发现紫砂泥矿,因为生活的需要,当地人就把这种泥制成各种器皿使用,慢慢的发现这种泥还具有独特的功能,用它制成的茶壶冲泡茶水非常神奇,其壶不仅透气不透水,茶汤醇厚绵长,泥中含有的丰富矿物质还对人体大有裨益,从此紫砂壶成为了宜兴的传统工艺,一直薪传至今。

这次,我们就要走访著名的制壶大师——史晓彬。

 

紫砂制壶的传承者建盏名家作品 - 第1张

史晓彬简历

国家级工艺美术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陶瓷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出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陶瓷世家,2000年毕业于苏州大学美术系,毕业后随制壶大师朱可心先生首徒工艺美术大师史志鹏学习制壶技艺,制壶期间并受工艺大师汪寅仙悉心指导,精益求精。多年来凭长期积累的娴熟技艺和理论素养,新作不断,其作品追求返璞归真的风格,巧妙地将自己的优势与情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到作品上,深得海内外收藏家、鉴赏家的青睐。

 制壶世家的传承者

在店里遇到史晓彬,他手指修长,指甲也修得整整齐齐,泡茶时候喜欢不停地转着壶盖,我起先以为这是养壶的必要动作,他说只是个人习惯。不过,他养过三个月的壶就已经起了包浆,壶身泛出柔和的光,盖子与壶身也更加严丝合缝,摇晃起来都听不到声音,因此很多客人更喜欢买他养过的壶。

紫砂制壶的传承者建盏名家作品 - 第2张

 

和其他人不一样,史晓彬将工作室和店铺分开,两处之间开车还要十来分钟。他的工作室在宜兴丁蜀镇的宜兴紫砂工艺厂里,曾经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里比起店铺那边更安静,正好合了史晓彬想要安安静静做壶的心。

打开门便是他的工作台,放满了牛角明针、游标卡尺,竹子的、塑料的、钢的,各种制壶工具,墙角还放了一口大缸。史晓彬掀开上面的盖板:“这是套缸,最下面是水,中间是一层泥,最上面用来放快做好的壶。主要是保持壶的湿度,让壶在制作时能够保持适当的水分。”难道没有现代化一些的工具来代替这么传统的方式么?史晓彬指着另一边的方盒子,现在也会用加湿器。湿度可以人工控制,盒子里自带喷嘴,壶胚如果偏干就通上电,喷点儿水雾。“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用套缸。”史晓彬说。

现在泥料比较贵,即使是边角料史晓彬也不舍得扔掉,用湿毛巾包好了放在一边。需要时候便拿出来用力揉搓,让泥料达到可以成型的阶段,再切下一块用木锤不停敲打,将一小块泥料捶打成两毫米的薄片只需要片刻功夫,至此完成做壶的基础部分。

我想拍几张史晓彬做壶的照片,让他做做样子,史晓彬思考了一瞬,说:“正好我有壶刚做了一半,接着做好了。”他从套缸里拿出一把上下都没有口,也没把和嘴的方壶,壶色青绿,我很好奇烧制后的壶会是什么样,“这是段泥,”他指着手中的壶,“烧好了会变成黄色中带着一些少量的灰青,非常雅致。”他从盛满水的笔筒里拿出一片约两指宽,一尺长的牛角明针绕在指间,沿着壶的外壁轻轻刮着,刮着刮着壶身就显出了一丝细腻,明针就是主要用来抛出壶的表面光洁度,史晓彬很高兴,“有时候用明针刮过的壶胚会比烧制过后的质感更细腻。”

想要将壶嘴、壶把黏在壶身上,还需要用脂泥来粘。这脂泥其实还是做壶用的泥,只是用水调和之后,达到一种粘稠的液态,可以说脂泥就是制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胶水”。

紫砂制壶的传承者建盏名家作品 - 第3张

  纯粹造就精品

在中国传统手工艺行业里,“匠心”是一个手艺者最为重要的东西,“匠”的特点是心思灵巧,而这正是我们现代手艺者所缺少的,而这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沉淀,总会有人去承袭先辈们所留给我们的经典以及匠人之心。

史晓彬便是这其中的一员,他是一个有沉淀的匠人,他所沉淀下来的便是能用平静的心态对好或不好的刺激。在制壶时仿佛与外界隔绝了般,埋头揉捏手中的那团泥,随其慢慢成型,对于他来说,紫砂壶的制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制作的过程中也是一个沉淀自我的好时候。史晓彬的生活用单调来形容我觉得太过肤浅,更准确的形容应该是——纯粹。每天不一定早起,但是从下午开始就会进入制壶的状态,这种状态会保持到深夜。我问他,除了制壶有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他回想了一下,“好像除了制壶也没什么了。最多听听APP里的书,我比较喜欢历史和财经类的。”史晓彬一直显得很安静唯有谈到紫砂壶,他才打开了话匣子。

史晓彬师从大伯,刚开始大伯一直让他打泥片,要求每片打到三毫米才合格,后来又要求打到两毫米,一打十张叠成一摞,大伯拿着尺来量,看看是不是从头到尾都达标,“一张看不出来,十张摞一起不用尺都能看出来是不是合格。时间长了我也有疑问,干嘛总打泥片?大伯只说就是要打,没那么多为什么。”史晓彬的大伯已经八十多岁了,作为老手艺人对技艺的传承有一套体系,“不过我要是带徒弟应该不会用大伯的那些方法,强迫是没有用的,如果徒弟不想打泥片那就不打,因为等拍壶身时候他自然会知道差别在哪里,打不匀泥片就拍不好壶身,不用师傅说自己都会再去打泥片。说到底,做壶也要多读书,这样道理说起来都浅显易懂。”

紫砂制壶的传承者建盏名家作品 - 第4张

 

我问史晓彬,大伯对他的作品有什么评价,史晓彬说大伯还是对传统的壶型情有独钟,对于过于创新的壶型老人家很少发表意见。好在史晓彬喜欢做线条硬朗的方形或者多边形壶,这些也是传统的壶型。曾经看过一个心理测试,问大家喜欢方形还是圆形,最后结论是喜欢方形的人内心执着,做事有原则。这么对照着看史晓彬,还真是符合这个结论。他也欣赏“匠人精神”,认可几百年只做一件事,并将事情做到极致的完美。他也希望自己在制壶这条道路上做到极致,并为了做到极致而愿意付诸一生。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紫砂制壶的传承者建盏名家作品 - 第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