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所有文章-建盏文化-正文

“帝黎同用,僧俗共享”原来说的是它

  官窑烧制的瓷器在中国古代是高贵身份的象征,不但价格昂贵、产量稀少,更被作为“皇室特供”,进献御前,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困百姓,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目睹御窑瓷器的绚烂光辉。但是建盏不仅深得皇帝喜爱,被列为皇帝赐茶的专用茶具,而且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随意使用,甚至寺僧用来喝茶、托钵僧用来化缘都可以。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就是青瓷与白瓷了,建盏断代800余年,能成功恢复并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起来,是难得而又幸运的。建盏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神秘的,没有青瓷、白瓷的通透与色彩,但它依旧凭借自身“独特”的美赢得了无数茶人的心。

 

“帝黎同用,僧俗共享”原来说的是它 - 第1张

  何为建盏?

建盏,建之瓯也,始制于北宋,盛兴于宋朝野,自皇室至市井,人人皆以得一建瓯上品为幸事。为何?宋茶道,以龙团茶粉为尚,拌热汤于瓯,可见白茶汤于乌瓯,茶筅击拂,茗战来也,亦谓之斗茶。然岁月流逝,茶道至元代,饮茶皇室为草原之族,废团茶,改贡散叶茶,且皇室崇尚青天白云,喜好青花白瓷,故龙团茶粉式微,茶道变也,建窑亦随之停火,止于元初。观之宋元茶史可知,皇室茶道变,茶盏亦变。可谓一念生,一念死。今之建盏,当以宋元茶史为鉴,知茶道之心,乃茶盏之命。哀莫大于心死。故当下建盏,可复尚宋之茶道,从而兴建盏也。

 

帝黎同用,僧俗共享

官窑烧制的瓷器在中国古代是高贵身份的象征,不但价格昂贵、产量稀少,更被作为“皇室特供”,进献御前,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困百姓,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目睹御窑瓷器的绚烂光辉。但是建盏不仅深得皇帝喜爱,被列为皇帝赐茶的专用茶具,而且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随意使用,甚至寺僧用来喝茶、托钵僧用来化缘都可以。

“帝黎同用,僧俗共享”原来说的是它 - 第2张

  建盏这种“无论贵贱而天下通行”的品格,是古代其他官窑瓷器所没有的。

 

对于许多人而言,相比于更为普遍的青瓷和白瓷,光彩夺目的建盏美则美矣,但却稍显神秘。建盏断代800余年,能成功恢复并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起来,是难得而又幸运的。

 

建盏之美得从宋代开始。

 

宋代整体“崇文抑武”,实行“文人治国”,于是雅致、内敛、含蓄、隽永的审美情趣及理念成为一时风尚。这是个植根于生活,而又不断发掘的时代。它们有一种近乎细致的审美,宋词和宋瓷均是如此。人会用心去体会一个小小的细节,从柳树的新芽,到黄昏的潇潇雨,再到到人们头上轻轻颤动的一个首饰,如“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一般。

 

“帝黎同用,僧俗共享”原来说的是它 - 第3张

  宋瓷也是如此。它更多的依靠其质感、颜色、器型,更单纯的去表现美。这也是宋代茶的审美,它扎根于儒释道思想体系,讲究的是深层次的、有内涵的、脱俗的、耐人寻味的美,注重的是意境。

 

于是这个时代成就了建盏的美。建盏的优秀作品的稀有性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则是每一只茶盏都有特鲜明的个性,就如同汝窑、哥窑那些绝不重复的开片。建盏之美则来源于其自然,脱俗,幽玄,枯高,静谧之美,它与茶的精神内涵不谋而合。

 

“帝黎同用,僧俗共享”原来说的是它 - 第4张

  对这种美的追求终将回到外形。一方面,建盏为胎体含有较多铁元素,烧制后,胎骨给人感觉多位灰色调,胎质粗糙且坚硬,俗称为“铁胎”,除保温功能外,另有一种朴素。另一方面,建盏釉面整体肥润,由于其正烧的方法,故其口沿釉层较薄,内底其釉面普遍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釉面在高温下流动形成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粗放中透露着自信和细腻。

 

最后则是其釉面所表现的奇特的花纹,其色从灰、褐、银白、银蓝、金黄、彩色不等。在高温熔烧过程中,由于窑内火候的高低和氛的变化,使釉面产生捉摸不定的诸多花纹形式。这些釉面花纹与华丽的彩绘或繁缛的雕饰不同,是釉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中产生变化的结果,似为“窑神”之作,产生了特殊的艺术魅力,陶瓷工艺界称之为“窑变”。由于非人力所为,因而更显名贵。

 

“帝黎同用,僧俗共享”原来说的是它 - 第5张

  每一件光辉夺目的建盏,都是由时间、温度和流动的釉水,共同慢慢酝酿出来的独一无二的结晶。这些深邃神秘、光贵夺目的建盏,从宋代一路来到今天,脉脉地向我们诉说着一个关于瓷土、釉水和温度的奇妙故事……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帝黎同用,僧俗共享”原来说的是它 - 第6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