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宋时代的饮茶,乃茶末与茶汤同饮,饮后不留余渣。至于烹茶法,元明以前,则可大分为二:其一煎茶,其一点茶。煎茶盛行于唐,陆羽《茶经》载其法最祥;两宋则盛行点茶,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乃点茶法经典。 煎茶与点茶,皆须煎汤亦即煎水。前者煎汤于茶铫,后者煎汤于茶瓶。汤至后货恰好之际,若煎茶,则将细碾且细罗之后的茶末投入滚汤。若点茶,此前便须炙盏,《茶录》所谓“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嗣后以小勺舀取茶末,在盏中调作膏状,于时以汤瓶冲点,边冲点边以竹制的茶筅或银制的茶匙在盏中回环搅动,即所谓“击拂”。 点茶需要技巧,尤重盏面浮起的乳花。又以因击拂之法不同盏面泛起之乳花不同而各有名目,自第一汤至第七汤而各有不同。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