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 的标签存档

养出七彩光的建盏喝茶还安全吗

养出七彩光的建盏喝茶还安全吗

  建盏彩光釉面的形成原因 古人将建盏彩光的形成原因总结为窑变。在宋代建盏中,兔毫釉面是主要的品种,油滴釉面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从形成原理看,与兔毫相同。研究表明,油滴斑纹是铁的氧化物的结晶,当温度继续升高,原本凝结成圆形的结晶往下流…
建窑窑址创烧年代与下限

建窑窑址创烧年代与下限

《中国陶瓷史》认为“建窑是宋代新兴的黑瓷窑之一”,并没有论及建窑烧瓷的起始和下限年代。根据20世纪90年代初对建窑遗址的考古发掘发现,在水吉镇芦花坪窑址黑瓷堆积层下面有青瓷层存在,出土物都具有晚唐、五代时期特征。 之后的考古发掘又发…
张修潘:建盏工匠的传承精神

张修潘:建盏工匠的传承精神

油滴,兔毫,鹧鸪斑……张修潘,正是这些不规则的釉面结晶形状决定了建盏的身价高低。 张修潘建盏的烧制可以追溯到五代末期,两宋时达到鼎盛,与青瓷、白瓷三分天下,享誉海内外。自元代后逐渐被历史的尘土所湮没,其烧制技艺几乎失传。 上世纪80…
建盏与茶(二)

建盏与茶(二)

晚唐以来的茶具,至宋代渐臻完善,南宋审安老人撰《茶具图赞》一 一给予雅名,如碾茶用的石碾船较金法曹,盛沸水以点注茶的执壶称为汤提点,用于搅拌茶汤的茶筅称竺副师,茶盏名淘宝文,承托茶盏防止烫手的托座叫漆雕秘阁等等,都是提供斗茶艺术的器…
张修潘:“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张修潘:“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张修潘建盏始烧制于五代末,两宋时达到鼎盛,与青瓷、白瓷三分天下,享誉海内外。 张修潘自赶到水吉建窑遗址,观察研究古龙窑的设计特点;向附近村民购买建盏残片带回家观摩研究;拉坯、配置釉水、自己亲自动手设计气窑……着了魔般日夜泡在工作室里…
张修潘:建盏名家的匠心之路

张修潘:建盏名家的匠心之路

14岁,张修潘就常到父亲工作的建阳回瑶陶器厂打小工;18岁,在挑够800斤陶土后,张修潘正式成为陶器厂的一名学徒工。 1968年,23岁的张修潘和家人一起来到建阳五里亭岗开办陶瓷厂。脑子活络的张修潘总能根据人们生活的需要开发新产品,…
【黄美金】建盏名家简介

【黄美金】建盏名家简介

黄美金,福建建阳人,1956年生。毕业于北京自修大学建筑系。建阳市御窑陶瓷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际注册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窑建盏金油滴制技艺》”传承人。作品先后被英国维多利亚和艾伯…
建盏名家许家有最全介绍

建盏名家许家有最全介绍

1985 年 10 月,水吉镇龙窑被列入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 年 6 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兔毫盏釉面颜色绀黑如漆,温润晶莹,釉面上布满密集的筋脉状白褐色纹饰,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鹧鸪斑色釉如鹧…
斗茶艺术与建窑(一)

斗茶艺术与建窑(一)

宋代建窑的崛起 ,除了窑场自身的工艺技术的火力以外,还得益于建州地方的制茶业与宋代社会的斗茶风尚。 俗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的种植和饮用,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茶之为饮,始于神农氏,汉晋以后逐渐推广普及。唐代陆羽编撰的《茶经》…
何为“建盏”?何为“天目”?

何为“建盏”?何为“天目”?

建盏和天目是两个概念,天目又分为广义天目,宋元明清仿制建盏所有的黑釉盏,狭义天目专指的宋代建窑所产的黑釉盏。天目一词来源日本却在中国广泛应用,建盏和天目的关系总的来说,建盏属于天目,建盏是天目中最高级的,但现代大多数学者也都把其它窑…
建盏,一袭黑衣带万彩

建盏,一袭黑衣带万彩

一茶一盏,人无茶而寡趣,茶无盏而不雅。建盏为茶而生,依茶而盛。在茶风席卷宋朝的时刻,建窑的建盏也因此借力而起,经过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为瓷器中一颗耀眼的"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