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址 的标签存档

建窑创烧时期

建窑创烧时期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在芦花坪 窑址堆积的第三层发现的最早一批瓷器残片是青黄釉器,被黑釉瓷和清釉瓷所叠压,除同出一些托座、釉陶器和陶器外,再没有夹杂其它遗物。所以,从底层关系看,认为它的烧造年代是建窑早期烧制的一种产…
最全建盏名家介绍:廖成军

最全建盏名家介绍:廖成军

廖成军,出生在水吉镇池中村,池中村离芦花坪窑址很近.廖师傅成立了工作室,取名“天工坊”取“巧夺天工”之意,而他更看重的是“坊”,这是手艺人世代沿承的传统,没有多大的名号,只是“坊”中靠手艺、更靠坚持去踏踏实实做一件事。 建盏名家作品…
建窑窑址(一)

建窑窑址(一)

大路后门窑址位于后井村东南部一座南北走向的山坡上,有两座窑炉相互叠压,都沿着山势而筑,呈东西走向,一座斜坡长123.6米,另一座斜坡长135.6米,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古龙窑。大路后门窑址遗物分布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其中南北长约30…
建盏名师有哪些:饶飞雄

建盏名师有哪些:饶飞雄

赖敏惺,男,汉族。1970.8出生。1989年开始从事古玩研究,2006年学习古陶瓷烧制方法,2012年与饶飞雄创立建盏烧制研究所并成立后井山房飛惺建盏陶瓷厂,专业烧制与开发仿宋兔毫,油滴鹧鸪建盏。饶飞雄,男,汉族。1983.7出生…
建窑窑炉类型

建窑窑炉类型

建窑的窑炉结构和类型,过去可谓一无所知,文献未见记载,考察也没有发现窑炉基址。1977年,经过深入的调查发掘,在牛皮仑和营长乾废址找到了龙窑残迹;在芦花坪窑址发掘出现一座相当完整的龙窑。这座龙窑残长56.10米,坡度在12-18度之…
最全建盏名家介绍:吴周福

最全建盏名家介绍:吴周福

吴周福,1975年,出生在后井村,自幼受到建盏文化熏陶。1993年初中毕业的他回乡务农,吴周福发现,有很多外地人来到自己家乡旧窑址收购旧黑盏。有一次,看到有人在旧窑址上深深鞠躬,神色庄重虔诚,对古老的建盏残片都爱不释手。年青聪明的吴…
如何分辨建盏真伪?

如何分辨建盏真伪?

摘要:自建盏诞生以来,历经千年沧桑,期间断代了八百余年。如今随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愈发丰富,建盏逐渐走进世人的眼眸,一跃成为新兴市场的后起之秀,在艺术品领域中占据着绝对的领先优势。作为宋代的国民茶器,建盏的魅力不可多得,独一无二的…
建窑建盏烧造技法

建窑建盏烧造技法

建窑发掘中出土了车顶、拨手、套圈和瓷拍。皆为瓷土制成,表面施有黑釉、青釉和酱釉,明显看出使用过的痕迹。车顶、拨手当属于陶车上的部件,说明建窑已广泛使用陶车轮制瓷器。 由于采用轮制方法,器型都很规整,同时蘸釉技术也达到相当的水平。碗坯…
孙福昆:建盏在“芦花坪”

孙福昆:建盏在“芦花坪”

在孙福昆的办公室里,他一边用自己烧造的建盏茶器给我们泡茶,一边讲着创业时的旧事。“这3年,已经记不清烧了多少窑,一笔笔资金的投入换回的是一窑又一窑的残次品孙福昆,到最后,能坚持下来的就只剩下我孙福昆自己了。”坐在茶桌前的孙福昆,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