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的铁胎有多重要?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3.16K 0 0 二、灰黑胎底与釉色相衬观察宋代建盏的底足标本,会发现胎体很黑(有部分看上去不够黑,是碎裂后氧化所致,再往里敲也是黑的),这是坯土含铁量高的一个表现,也是区分建盏和其他窑口仿盏的重要依据。定窑虽然也产黑釉盏,胎体就非常白,而吉州窑的胎…
建盏的铁胎有多重要?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3.16K 0 0 二、灰黑胎底与釉色相衬观察宋代建盏的底足标本,会发现胎体很黑(有部分看上去不够黑,是碎裂后氧化所致,再往里敲也是黑的),这是坯土含铁量高的一个表现,也是区分建盏和其他窑口仿盏的重要依据。定窑虽然也产黑釉盏,胎体就非常白,而吉州窑的胎…
裴春元 彩金油滴第一人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2.74K 0 0 裴春元,中国建阳市建窑建盏协会副会长,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事建盏烧制十余年。他创办了陶源建盏工作室,在卢国伟、陈大鹏等各位老师傅的指导下,开始研究建盏的制作,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他的技艺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在2…
裴春元 彩金油滴第一人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2.74K 0 0 裴春元,中国建阳市建窑建盏协会副会长,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事建盏烧制十余年。他创办了陶源建盏工作室,在卢国伟、陈大鹏等各位老师傅的指导下,开始研究建盏的制作,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他的技艺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在2…
建盏的兴起和衰落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4.75K 0 0 3.建盏是实用性和审美思想完美结合之典范史学大师陈寅恪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同样宋代社会审美达到极高高度。以朱熹为代表的宋代理学,以儒家融合佛道二家提出的“格物致知”思想观念就是穷就事物之理。宋代…
建盏的兴起和衰落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4.75K 0 0 3.建盏是实用性和审美思想完美结合之典范史学大师陈寅恪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同样宋代社会审美达到极高高度。以朱熹为代表的宋代理学,以儒家融合佛道二家提出的“格物致知”思想观念就是穷就事物之理。宋代…
建盏为什么被称为盏,而不是碗或杯?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6.02K 0 0 2、建窑几乎专烧茶碗 建窑所生产的基本都是茶碗,只不过尺寸和器型不太相同,这个特征在同时代其他窑口中比较罕见。在建窑的成熟时期,百米长的龙窑一次能装几万只茶盏,规模如此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凭借着茶碗,建窑也获得了帝王的独宠。
建盏为什么被称为盏,而不是碗或杯?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6.02K 0 0 2、建窑几乎专烧茶碗 建窑所生产的基本都是茶碗,只不过尺寸和器型不太相同,这个特征在同时代其他窑口中比较罕见。在建窑的成熟时期,百米长的龙窑一次能装几万只茶盏,规模如此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凭借着茶碗,建窑也获得了帝王的独宠。
建盏养出来的图该是什么样的?用哪款茶去养比较好?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8.29K 0 0 绝大多数兔毫以及少部分油滴是养不出来的,只有晶体表现活跃的釉色才可以。宋代建盏多为兔毫,当然宋人也没有养盏这个说法,选用建盏是因为当时流行点茶,茶沫呈白色,这样建盏的黑釉就能够凸显茶色。
建盏养出来的图该是什么样的?用哪款茶去养比较好?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8.29K 0 0 绝大多数兔毫以及少部分油滴是养不出来的,只有晶体表现活跃的釉色才可以。宋代建盏多为兔毫,当然宋人也没有养盏这个说法,选用建盏是因为当时流行点茶,茶沫呈白色,这样建盏的黑釉就能够凸显茶色。
建盏喝茶好不好,“四品”之后见分晓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3.88K 0 0 建盏,胎体厚重,饮茶久热难冷。采用正烧,且为高温烧成,因此口沿釉稀薄,盏底聚釉。外壁施半釉,有效的避免了烧制底粘窑的问题。茶遇盏生香,因为建盏的胎骨厚重,保温性好,有助于提升茶香。正如蔡襄在《茶录》中所说: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
建盏喝茶好不好,“四品”之后见分晓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3.88K 0 0 建盏,胎体厚重,饮茶久热难冷。采用正烧,且为高温烧成,因此口沿釉稀薄,盏底聚釉。外壁施半釉,有效的避免了烧制底粘窑的问题。茶遇盏生香,因为建盏的胎骨厚重,保温性好,有助于提升茶香。正如蔡襄在《茶录》中所说: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
建盏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6.41K 0 0 建盏是为茶而生的瓷器,这一点人所共知。一说建窑,想到的不可是黑釉,并且必定会是黑釉茶碗。建窑当然也烧制茶具之外的器皿,但关于日常沟通而言,还是以盏为主角。
建盏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张 爱华 建盏知识 5 年前 6.41K 0 0 建盏是为茶而生的瓷器,这一点人所共知。一说建窑,想到的不可是黑釉,并且必定会是黑釉茶碗。建窑当然也烧制茶具之外的器皿,但关于日常沟通而言,还是以盏为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