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所有文章-建盏文化-正文

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宋代五大名窑之说,始见于明代皇室收藏目录《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清代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说:“吾华制瓷可分三大时期:曰宋,曰明、曰清。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谓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钧窑,亦甚可贵。”由于柴窑至今未发现窑址,又无实物,因此通常将钧窑列入,与汝、官、哥、定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1. 宋——汝窑
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 - 第1张
相传有一天皇帝在午睡。一阵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瞬间又风停雨歇,云开雾散,露出一片晴空。皇帝醒后发现不过南柯一梦。但是那梦中云开雾散的一抹天青色令他念念不忘。于是传旨“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命御用窑厂烧造这种天青色的瓷器。这位皇帝就是宋徽宗,这种天青色的瓷器就是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汝窑。其实汝窑并不是宋徽宗创烧的。“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这句话也并非是出自宋徽宗之口。但是从这个故事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汝窑对于当时皇帝的吸引力。一个生活在锦衣玉食,花团锦簇中的皇帝,竟然对汝窑那份平淡,单纯如此迷恋。这种吸引力是我们现代人不能够去想象的。
 
一、历史
 
汝瓷历史究竟是何时开始?现在一提到汝窑的创烧历史就是20年,一年不多,一年不少,其实不然。建国以来,国家组织了对汝窑的六次考古发掘,特别是1987年至2000年的五次较大规模发掘,为揭开汝窑众多的疑团、研究汝窑的烧造历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多次带队参加汝窑考古发掘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考古专家赵青云先生,在其《汝窑概说》一书里写道:“根据宝丰清凉寺汝窑址考古发掘的层位关系及出土的实物,参照宝丰县大营镇蛮子营发现的窖藏汝瓷珍品,以及汝州市汝瓷博物馆收藏的传世品的工艺特征,大体可把汝瓷的烧造年限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第一期:即北宋早期,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至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前后历时共62年,这个时期是汝瓷的创烧阶段。第二期:即北宋中期,从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至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其间62年,是汝瓷的发展时期。第三期:即北宋晚期,从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至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历时39年,为汝瓷生产的鼎盛时期。第四期:即金代。北宋晚期,宋金对峙,中原地区的汝窑和钧窑大都停烧,造成人亡艺绝。直到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即金熙宗皇统二年二月,宋进誓表于金,称臣割地,三月金使册封康王赵构为宋帝。从此战乱平息,至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前后历时90年。第五期:即元代。从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的89年间,为汝窑的衰落期。”由此可见,汝窑的创烧始于北宋早期,而不是北宋晚期;汝窑的烧造时间也绝非20年,从创烧到发展、再到鼎盛、直至衰落,前后经历了大约342年。笔者认为比较客观的说法应该是:在北宋晚期,汝窑承担为宫廷烧制御用之器的时间大约20年左右。
 
二、釉色
 
汝窑最为神秘的就是其那一抹天青色,南宋人周煇在《清波杂志》中这样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玛瑙末为釉成为汝窑的一大神秘特色。那到底玛瑙为釉有多神秘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玛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其次含少量的氧化铁和微量的锰、铜、铝、镁等元素及化合物;而陶瓷釉料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由于人们的固有观念,一提起玛瑙,头脑里便会出现晶莹剔透、价值较贵的玛瑙工艺品,而对玛瑙的原石却知之甚少。能够用于工艺品制作的玛瑙,特别是块头大、质地优良的玛瑙,储藏量相对较少,故其价值也就较高。但是,不能用作工艺品制作的玛瑙原石,其储藏量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质地不良以及那些产于河床、砾石层中粒度很小玛瑙原石,除了少量用于建材辅料外,其他别无用处,更不用说那些制作工艺品废弃的边角余料、残渣碎末了。
 
自古以来汝州当地就盛产玛瑙石。宋代杜绾《云林石谱•汝州石》条云:“汝州玛瑙石出沙土或水中,色多青白粉红莹澈,少有纹理如刷丝”。又据《宋史•食货志》载:“政和七年(1117年)提辖京西坑冶王景文奏,汝州青岭镇(即今宝丰县大营镇)界盛产玛瑙。”考古专家赵青云先生在《汝窑概说》里写道:“在清凉寺窑址的附近发现了蕴藏量丰富的玛瑙矿,至今遗留有古代人工开矿的巷道,地面上散乱的红、黄、蓝、白、绿五色玛瑙石依稀可见”。
 
汝窑的窑工们在长期的制瓷实践中,发现玛瑙可以用作瓷釉的原料,于是就地取材,把那些出自砾石夹层、沙土或水中的块头极小、质地不优玛瑙原石,捶碎磨细、作为烧制汝瓷的釉料,其实并不是一件神秘的事。就地取材、用那些储量丰富、又无别用处的细小玛瑙原石作为制釉的原料,也许其成本更廉、效果更好。
 
三、器型
 
汝窑传世品以盘、洗较多,盘有大小深浅之分,以卷足为多,也有卧足。笔洗分敞口和直口,前者圈足外圈,后者口与底垂直,至近底处而内敛平底;尚有椭圆形四足洗,这类洗仅见于宋汝窑,其他窑尚未见过。碗极少见,传世两件均敞口外撇。碗身下部丰满,圈足外卷;碟一般口径较小,与小型盘类似。汝窑传世品中尊、瓶等琢器尤其稀少:瓶类器有玉壶春瓶、胆瓶及纸锤瓶三中器型,但传世数量稀少。出戟尊传世品也只有一件,造型仿青铜樽式样烧制,器身四面均出戟;仿青铜器的还有三足尊,传世品有二件,均仿汉代铜樽式样烧制,樽直筒式,平底,下亦承以三个变形兽形足,三足盘与樽属于一组器物,樽置于盘之上,汉铜盘口径较铜樽大约一倍,而传世汝窑盏托亦仅一件,造型特征与习见宋代盏托大体相同。汝窑瓷器以往见到的均无装饰,宝丰清凉寺出土的汝窑瓷器中倒有带刻花装饰的,从而丰富了人们对汝窑的认识。宋周密《武林旧事》记录张俊向宋高宗供奉珍品之中,有汝窑瓷器十六件,其中有香炉、香球、盒及出香均有镂空装饰,否则香气香味无法向外扩散;《武林旧事》一书的记载,使我们得知汝窑还烧过香球及出香一类的卫生用具。宋徐竞《高丽图经》所记汝州新窑器高丽青瓷中有狻猊出香,可以据此推知汝窑的出香是一种兽形器,徐竞所见的是高丽仿汝窑香熏的作品,因它具有汝窑的风格,徐竞才称它为汝州新窑器。
 
四、胎质
 
汝窑瓷器的胎体都较薄,呈香灰色,凡属于盘碗等圆器均施满釉,器里、器外、口缘及足际均不露胎,采用支钉工具支烧,即所谓满釉支烧,器物底部均有几个支烧痕,支痕最少的为三个,多的为五个,支痕点很小,明张应文《清密藏》称之为芝麻花细小挣钉,支痕处均露出香灰色。其实,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汝窑的胎是个夹生胎,没烧熟,有点儿像夹生馒头。为什么要夹生呢?就是汝窑不能烧熟,如果烧熟了,它的釉色就达不到那么漂亮了。烧汝窑的温度不能达到1300度,到1200多度就行了。有时在艺术的追求上,就不能严格遵循科学的规律了。
 
五、存世
 
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在雍正七年(1729)的时候,宫里有过一次统计,雍正皇帝让太监刘希文、王太平整理了一箱汝窑瓷器。这个档案今天可以查到,清点的结果是:雍正时期宫里有31件汝窑。但是需要要注意一点,那时对汝窑的判断不是科学的判断,而是凭个人去判断,有时会官汝不分,或者钧汝不分,因为它们的颜色很接近。所以当时一定会有误差,但大致不会差很多。雍正时期整个皇宫里才有31件汝窑,很少。那么今天我们有多少汝窑呢?汝窑的统计不是非常精确,因为有个别汝窑在私人手里,未必能统计到。目前有一个统计比较可靠,说全世界有记录可查的汝窑整器大约有67件(不代表汝窑只有67件)。绝大部分都在世界级的博物馆里,可谓弥足珍贵。
 
六、特点
 
第一点是"蟹爪纹"。蟹爪纹说得非常抽象,书上的记载也不是很清楚,大致就是说那釉面开片的纹理毛毛扎扎的,我们看大闸蟹的蟹爪尖上都是小毛刺,就是那个感觉。
 
第二点是"鱼鳞状开片"。汝窑釉面的开片跟所有瓷器的开片都不一样,裂纹的角度是斜着的,不是直着的。斜着就会有折光率,看着很漂亮。
 
第三点就是香灰胎。我们能看见的汝窑,胎是浅浅的灰色,像烧了香以后落下来的香灰。胎非常薄,一般情况下,胎和底同厚。一般的瓷器,都是底厚,壁薄。
 
第四点就是汝窑的釉色呈天青色。与当时其他窑口相比,它的颜色是天青色,我们可以看到标准的颜色。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这样说:"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这是曹昭对汝窑精确的描写,说它的颜色是淡青色,釉色很滋润,如果薄就更难得。
 
欧阳修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道尚取乎反本,理何求于外饰。"意思是说:我们追求的道,就是返璞归真;我们追求的理,不用加任何装饰。这个追求的道理不仅影响了汝窑的烧造,也同样影响了宋代正统瓷器—官窑。
 
2. 宋——官窑
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 - 第2张
 
一般来说,历朝历代官窑的大体风格都是开国皇帝定的。但是宋代官窑的风格,并不是开国皇帝赵匡胤定的,而是宋徽宗赵佶。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他在立国初期,对文化并未过多顾及。赵匡胤当皇帝可能不是经过深谋远虑的,而是临时的一个冲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历史给了他一个机会当皇帝。所以,他一开始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治国上。
 
北宋官窑创建于北宋宣政年间,是宋徽宗引入汝瓷及开封陈留东窑等窑系的制作精华在开封创建的。北宋官窑口是我国陶瓷史上第一个由朝廷独资投建的“国有”窑口,宋代官窑瓷也是第一个被皇帝个人垄断的瓷器种类。
 
北宋官窑生产严格按照宋徽宗诏敕编纂的《宣和博古图》为造型蓝本,以仿三代青铜器和古玉器为主,依“名古器”为造型依据,使产品件件有典、禀赋深义,成为当年宋徽宗“新成礼器” 的一部分。北宋官窑的地位、投入、技术、成果以及它的拥有者,绝不是一般民窑可比的。北宋官瓷在我国琳琅满目的瓷器世界中,可谓独具禀赋,充盈着皇室高贵典雅的艺术神韵和光彩,称得上是大师巨匠精湛技艺和宋徽宗杰出艺术才华合璧的典范。宋代官窑瓷的问世也直接导致了宋徽宗“弃汝兴官”。
 
宋徽宗“弃汝兴官”为哪般?
 
在宋徽宗未设官窑之前,在北方诸窑中,汝窑为魁。宋哲宗曾敕命汝州烧造的贡御瓷器,代表着当时中国青瓷的最高艺术成就。宋徽宗为何要“弃汝兴官”呢?
 
其一是朝廷需要制作礼器用于国家礼仪祭祀。宋徽宗即位后,决定举国之力兴修五礼、考订礼器形制,并由朝廷亲自制造用于祭祀的礼器。为契合天地自然之性、彰显国家的文化品位,需要创烧出一种经典的陶瓷作品,纳入国家礼器范畴以追求完美的礼仪。其二是宋徽宗不满汝瓷艺术品位。汝窑贡瓷当时采用裹足支烧工艺,烧制的器物受力点少,在高温下胎骨易坼裂变形。假如烧制温度较低,又易造成胎质疏松、充满气孔,缺失厚重之感。其自身的工艺缺陷,注定难以烧制出厚重庄严的大器。加之汝瓷釉质寡薄,釉色缺少变化,不合礼器法度,难以满足宋徽宗对陶瓷艺术更高的追求。其三是汝窑的窑址远离京城,宋徽宗不能亲临指挥,按照自己的艺术标准去贡烧瓷器。
 
于是,宋徽宗决定“弃汝兴官”,在开封自置窑口,创烧华贵端庄的瓷器。宋徽宗于1107年专门设置仪礼局,作为新修五礼、考订礼器形制的国家最高领导和执行机构,开展陶瓷礼器的生产制作工作,而且将一切礼制方面的事物纳入仪礼局的业务范畴内。北宋官瓷是宋徽宗引入汝瓷窑系的制作精华,把当时开封陈留东窑独具特色的东(冬)青瓷釉和“紫口铁足”的制瓷工艺用于官瓷的烧制,创出了中国青瓷巅峰之作—北宋官窑。
 
3. 宋——哥窑
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 - 第3张
千古不解 哥窑的身世之谜
 
中国瓷器一般都是以窑口所在的地名而命名,如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宋时属汝州)的“汝窑”、河南禹县(宋时属钧州)的钧窑、河北曲阳(宋时属定州)的定窑。而哥窑这个名字却让人一开始感觉摸不到头脑。哥窑之名,在宋代文献中未能查到,最早关于哥窑的记载是元代孔齐的《静斋至正直记》:“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清人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解释说:“哥窑,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冶瓷业,兄名生一,当时别其名曰哥窑,其胎质细,坚,体重,多裂纹,即开片也。”这就是说,南宋处州龙泉县(今属浙江省)有章姓兄弟俩以烧瓷为业,哥哥章生一烧的瓷器以胎细质坚、断裂开片为特色,因而被命名为哥窑。
 
另一种说法是,哥窑是南宋皇帝在偏安江南时,仿造其皇兄建造官窑的形制,在江南建立了南宋官窑,因为是学着哥哥的样子建造的窑,所以被叫做“哥哥窑”。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中记载道:“哥哥窑,旧哥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今亦少有”。意思是说哥哥窑的瓷器,是南宋哥哥窑生产出来的,器物青色的釉面上开有浓淡不一的纹片,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今天已经很少见到了。史料记载,宋高宗曾“袭故京遗制,设窑于内修司、造青器,”宋高宗仿照哥哥的制瓷风格烧造御用瓷器,民间就形象地把这种具有汴京官窑风格的窑称为哥哥窑。
 
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章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哥窑和龙泉窑都在今天的浙江龙泉县,南宋时有兄弟两个人,老大叫章生一,老二叫章生二,各主一窑烧造,哥哥烧的叫哥窑,弟弟烧的叫龙泉窑。这是嘉靖时期的说法。
 
一见难忘 “金丝铁线”之谜
 
金丝铁线实际上是陶瓷烧造中的一种缺陷美。在烧造中,由于胎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所以瓷器出窑以后,釉就会开裂。哥窑能够呈现金丝铁线,原因就是开片时间长。当它出窑冷却以后,过去直接放入炭黑水,现在直接放进墨汁里,拿出来以后,瓷器就形成大块的黑开片,非常清晰。很细小的开片,由于间隙过小,颜色进不去,时间长了,气体进去以后,会氧化成黄色。金丝铁线因此而形成,它是时间造成的。
 
金丝铁线的说法,并不是很久远的事,到了清代才有这样一说。《处州府志》中载:"其兄名章生一,所主之窑,皆浇白断纹,号百圾碎,亦冠绝当世。" 当时对哥窑的记载说它这种细小的开片冠绝当世。哥窑的工艺,已经由原来的无法控制,到能够主动控制,这个过程已经变成了一个主观的追求。
 
关于哥窑的开片,还有很多传说。有一说是章生一、章生二兄弟造青瓷,各有成就。哥哥忠厚,瓷器卖得好,弟弟顿生妒意,就抓了一把黏土搁在釉缸里,这样开窑后就会使釉面开裂。本来开裂了是个缺陷,没想到被推到极高的地位,反而卖得更好了。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弟弟在开窑前往里泼水,使釉面炸裂。这些实际都是一些外行的说法。外行不知道烧造的工艺,这个工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哥窑的这种缺陷,被文人赋予一种美的追求,叫缺陷美。审美的最高层次,就是我们所说的这种非常态的、病态的美。缺陷美被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哥窑就在这样一个地位中诞生了。
 
4. 宋——钧窑
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 - 第4张
“汝停钧代” 钧窑到底出身何时
 
钧窑有钧官窑和钧民窑之分。有人认为钧窑的名字可以证明它是金代创烧,因为钧窑的全名应该是"钧台窑",是指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在钧州烧造的。所以有学者认为,钧窑是金代才开始烧造的,北宋没有。明代的时候,为了避万历皇帝朱翊钧的讳,钧州改叫禹州,沿用至今。今天河南禹州,就是过去的钧州。非常奇怪的是,最早关于钧窑的详细记载已经到明代中期了,之前没有见过记载。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是一部非常完备的古董专业书,但里面没有提钧窑。所以又有人认为钧窑是明初才开始烧造的,他们的依据是以文献为准。
 
近些年也有实物证据出现,在北宋的地层中出土了大量钧瓷残器,跟故宫收藏的钧窑重器一模一样。这就产生了另一种说法:钧窑产生的年代不是金代,也不是元代,更不是明代,而是北宋。它是从北宋的徽宗时期开始烧造的。有人认为是"汝停钧代",即汝窑停止烧造以后,钧窑就出现了。晚清以后,社会对钧窑大力推崇,文人推波助澜,比如《陶雅》中记载说:“古窑之存于今世者,在宋曰钧,曰汝,曰定,曰官,曰哥,曰龙泉,曰建。”汝窑排到第二,钧窑排到第一。在《饮流斋说瓷》中说:“宋最有名之窑有五,所谓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钧窑,亦甚可贵。”许之衡把钧窑单提出来说。说明在晚清时期,钧窑的地位非常高。
 
故宫文物鉴定专家、中国古陶瓷界泰斗92岁高龄的耿宝昌先生曾表示:“我们判断官钧窑的年代要有十分科学的依据。现在国内外对官钧窑的年代争论较多,国外大多认为是元明时期,甚至判断为明早期的,国内有部分学者也追随这个观点。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是明代的,我们可以改变宋官钧瓷的观点,但是现在也有相当的证据表示是宋官钧。例如:《宋会要•食货•五十四•窑务》条下有‘旧有东西二务烧造青窑器……’的记载。‘窑务’是皇家的权力机构,他们派出了两个官方监造青窑器的直属机构,即‘东西二务’,这两个窑务官僚到北宋的哪里监造青窑器呢?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按照北宋的瓷区分布及现代陶瓷考古发掘的情况,很有可能‘西务’是汝官窑,‘东务’是钧官窑。而宋顾文荐《负喧杂录》中有‘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的记载,当时的禹州(时称阳翟)属颍昌府,正是国都的京畿地区,也有可能当时的官窑就是后世所称的钧窑。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进一步求证的,不能人云亦云地跟风。”
 
5. 宋——定窑
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 - 第5张
定窑的价值已是有目共睹的。“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用在定窑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定窑在市场上难得一见,那么等到定窑出现的时候因为自己知识和眼力不够而失之交臂的话就太可惜了。笔者就此整理了定窑的各个方面特征如下:
 
一、品种
 
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如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绿釉(绿定)、红釉(红定)等,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元朝刘祁的《归潜志》说,“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可见,定窑器在当时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且产量较大。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定州时,曾用“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来赞美定窑瓷器的绚丽多彩。
 
定窑还有北定、南定之分。北宋之前,定窑窑址在北方的定州,这是烧制的物品称为北定;宋室南迁之后,定窑工人一部份到了景德镇,一部份到了吉州,称为南定。在景德镇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
 
二、器形
 
定窑生产规模宏大,品种繁多。多为碗、盘、瓶、碟、盒和枕,也包括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但数量极少,主要是作为贡品进入宫廷。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定州白瓷孩儿枕”,是定窑瓷器的代表作之一。
 
三、釉质与胎质
 
定窑的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釉色洁白晶莹,有很多积釉形状好似泪痕,被称为“蜡泪痕”,隐现着黄绿颜色。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称“竹丝刷纹”。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器物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
 
四、独特技术
 
宋代瓷窑装烧技术最为重要的成就,就是发明了覆烧法,定窑就大量采用覆烧方法,使用了一种垫圈式组合匣钵。这种烧制方法的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位空间,既可节省燃料,又可防止器具变形,从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度地提高了产量,对南北瓷窑都产生过很大影响,对促进我国制瓷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五、装饰纹样
 
定窑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喜爱。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纹样秀丽典雅。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趋向简单,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有浅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装饰图案常用印花、划花和堆花手法,秀丽典雅。印花图案,自然形态经巧妙变形,构成严谨;刻划花,较印花更活泼生动,别具一格。
 
六、划花
 
划花是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之一。通常以篦状工具划出简单花纹,线条刚劲流畅、富于动感。莲瓣纹是定窑器上最常见的划花纹饰。有一花独放、双花并开、莲花荷叶交错而出、有的还配有鸭纹,纹饰简洁富于变化。立件器物的纹饰大都采用划花装饰,刻花的比较少见。早期定窑器物中,有的划花纹饰在莲瓣纹外又加上缠枝菊纹,总体布局显得不很协调,这是当时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一种新装饰手法,也给定窑器断代提供了一个依据。
 
七、刻花
 
刻花是在划花装饰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时与划花工艺一起运用。如在盘、碗中心部位刻出折枝或缠枝花卉轮廓线,然后在花叶轮廓线内以单齿、双齿、梳篦状工具划刻复线纹。纹饰中较常见的有双花图案,生动自然,有较强的立体感,通常是对称的。定窑刻花器还常常在花果、莲、鸭、云龙等纹饰轮廓线一侧划以细线相衬,以增强纹饰的立体感。
 
八、印花
 
定窑纹饰中最富表现力的是印花纹饰。这一工艺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晚期。最精美的定窑器物纹饰在盘、碗等器物中心,这类器型内外都有纹饰的较少。定窑器物纹饰的特点是层次分明,最外圈或中间,常用回纹把图案隔开。纹饰总体布局线条清晰,形态经巧妙变形,繁而不乱,布局严谨,讲究对称,层次分明,线条清晰,工整素雅,艺术水平很高。定窑印花大多印在碗盘的内部,里外都有纹饰的器物极为少见。
 
定窑印花题材以花卉纹最为常见,主要有莲、菊、萱草、牡丹、梅等,花卉纹布局多采用缠枝、折枝等方法,讲求对称。有的碗、盘口沿作花瓣式,碗内印一朵盛开的花朵,同时在外壁刻上花蒂与花瓣轮廓线。这种把印、刻手法并用于一件器物,里外装饰统一的做法,使器物造型和花纹装饰浑如一体,十分精美。其次,定窑还有大量的动物纹饰,主要有牛、鹿、鸳鸯、麒麟、龙凤、狮子和飞龙等。定窑飞龙纹一般装饰在盘、碟、碗等卧件的器物中心,祥云围绕,独龙为多,尚未见有对称的双龙纹饰。飞龙身形矫健,昂首腾飞于祥云之间,龙尾与后腿缠绕,龙嘴露齿,欲吞火球,背有鳍,身刻鱼鳞纹,龙须飘动,龙肘有毛,三爪尖利,栩栩如生。而定窑立件上只装饰有变形龙纹,其装饰水平与盘、碟上的龙纹相去甚远。禽鸟纹饰中主要有凤凰、孔雀、鹭鸶、鸳鸯、雁、鸭等,做工精美的飞凤比较少见。
 
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及中国瓷器及工艺品部国际主管仇国仕表示:“定窑自古乃属中国名瓷之列。‘克拉克旧藏定窑大盌’清雅脱俗,乃拍卖史上最出类拔萃的宋瓷之一,更是存世定瓷中最技臻艺绝的佳器。”香港苏富比2014春拍中的“克拉克旧藏定窑大盌”以1.3亿港元落槌,轰动了收藏界,也标志着包括定窑在内的高古瓷器已经开始回归其应有的“贵族”地位。因定窑距今时间较长,存世量要比明清瓷器少得多。相信下一次定窑的出现,必定能给拍卖和收藏市场带来新一次的高潮。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 - 第6张